【本站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研究生科研知识,提升科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研究生,5月30日晚,材料学院联合化工学院举办线上活动“博韵学堂”第28期第三讲。本次活动邀请科学指南针旗下指南针学院教师韩木培训电子探针(EPMA)的原理与应用,1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
讲座中,韩木首先简单介绍了电子探针的定义与结构,指出电子探针是一种利用电子束对材料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的设备,在结构上与扫描电镜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扫面电镜侧重于形貌观察,而电子探针在结构上的设计侧重于成分分析;针对电子探针的原理与功能韩木进行了重点讲解,他指出了电子探针实现成分分析的原理是布拉格方程,并通过波谱系统详细介绍了电子探针的工作流程。接着韩木介绍了电子探针所实现的四类功能:全元素点定性分析、线扫分析、面扫分析和点定量分析;阐述了电子探针在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等材料以及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讲座最后,韩木对于学生提出的电子探针能否实现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区分、如何确定样品的测试条件等问题一一解答。讲座内容充实、逻辑清晰,讲解细致而又重点突出,很好地指导了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子探针技术。参加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博韵学堂”培训,旨在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准,丰富学术生活与知识储备,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为培养具有优秀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