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地学院举办“油气地学”云端讲坛第七讲
发布时间:2020-04-27 17:07:30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4月2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油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智慧管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山东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物理系教授李振春做客地学院主办的 “油气地学”云端讲坛第七讲,为广大师生作题为“地震成像技术进展”的学术报告。

讲坛伊始,李振春指出全国的油气藏勘探已经进入复杂油气藏勘探时代。复杂油气藏包括非常规油气藏、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其主要表现是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储层。在李振春看来,地震勘探正在取代传统地质勘探成为油气预测的最主要方法,而地震勘探因其高精度的地震成像来保障地震、地质解释及储层预测而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青睐。

“那么何为叠加成像技术?”紧接着李振春以共反射面叠加技术为例,从ZO等时线叠加、绕射扫描叠加、共反射元叠加和共反射面叠加四个方面介绍叠加成像技术。同时他也指出叠加成像需要通过偏移成像消除离偏移在纵横向上的误差。为此李振春就偏移成像理论进行讲解。他详细介绍射线理论、射线追踪及高斯波束偏移成像方法,并通过技术应用将理论实践化。此外,李振春还从声波、弹性波和多次波三方面分析声波逆时偏移技术。

在之后的报告中,李振春重点讲解反演成像与偏移成像的关系。他从全波形反演(FWI)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两个部分进行介绍。其中在全波形反演存在的问题中,他以模型试算等方法对“不依赖子波多尺度波形反演”、“平面波多尺度波形反演”、“组合震源多尺度波形反演”、“稀疏约束多震源波形反演”四个方面进行讲解。随后他又从LSRTM的基本理论切入,对为何能解决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反演问题做简单解释,最后以解析“计算量问题”、“黏声LSRTM”和“各向异性LSRTM”三个方面内容并指出LSRTM应用实例结束了这一部分的讲解。

讲坛最后,李振春对此次报告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同时对“两宽一高”地震资料成像、波束偏移的主流地位、RTM的全面实用性、最小二乘RTM和波形反演的实用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并与观看讲座的师生、同行进行交流。

此次云端讲坛将数字图像等与复杂的概念有机结合,向师生们展示地震成像技术发展,分享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师生们的探索精神。

【 作者:邓宇轩 韩月阳 李佳楠 来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淑萍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