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法学系贯彻落实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以研读、研写、研讨等方式丰富线上课堂,鼓励学生以一个“法律人”的视角看待疫情防控下的社会问题,开展普法宣传,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做出贡献。
“云”端战疫,法学课堂有力量
在线上课程讲授中,文法学院法学系的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将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法律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疫情的认识,更锻炼了法学学子的思辨能力。
在此次疫情中,涌现出了大量与保险法学相关联的案例,“个人买的意外险是否能赔付新冠肺炎患者的支出费用”“新冠肺炎疫情下营业中断险的适用问题”……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康雷闪博士开展保险法教学已经6年,今年的教学任务对他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为实现疫情期间法学课程的育人作用,他尝试着打破常规教学的思路,在指导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获取保险法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式多人研讨研读课程,引导学生思考新冠肺炎疫情与意外伤害保险法理论的交叉点。
穆丽霞教授在开展常规刑法教学的同时,结合“确诊病人不戴口罩上街并对执法人员吐口水”等热点事件,鼓励学生用刑法学知识解决疫情期间所涌现出的问题,并在授课中着重强调了与疫情有关的几大罪名、罪与罪之间的区分。法学专业2019级大学生王淏对课程的设计很是感慨:“疫情当下,作为一名法学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多关注一些与当前社会热点有关的案例,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疫情防控中封村堵路行为等硬核措施是否具有合法性?”“如何看待疫情信息发布与预警的权限与程序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个人信息与公民权利该如何保护?”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这些问题陆续被“搬”上了《行政法》的课程教学上。授课教师王学栋教授表示,“在举国上下共抗疫情的特殊时期,通过采取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疫情防控涉及的法律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心系国家的情怀,从而实现特殊时期法律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云”端普法,法治知识入心田
“UPC法律硕士”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的公众号,疫情期间,该公众号上陆续推出“疫情防控与法治”系列文章,均为法学系师生主笔。法学系副主任董岩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在公众号上发表了首篇文章,他表示,“系列文章在公众号的推出为石大法学学科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青年才俊提供出彩的机会,全系师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向普通民众传递法治理念与精神。”
除了专业课程教授外,部分法学系老师还要负责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法学系副教授冷凌开设的《刑法概论》一直以来是学校的热门公选课,这学期共有近300位同学加入了线上课程群。在线上直播中,她从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和案例入手,为非法学学生提供视角和方法,鼓励他们改变用朴素的正义观来解决疫情下社会问题的固定思维,引导他们通过查阅法条寻找法律依据来分析问题。冷凌表示:“社会热点案例教学是非法学专业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我在直播课上用法律视角带给他们对热点话题新的感悟,刺激他们产生对法律问题的新的认识与思考。”
在线上课堂开展过程中,许多家长还当起“云监工”,自发地陪着孩子一起上网课,通过法学课堂增长战“疫”技能。任月是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兼修法学双学位,她的父亲一有空就会坐下来陪她一起修读课程,尤其对法学课堂兴趣极深。“在陪任月上课之前,我更多的是在用传统、道德和人情去处理生活中关系和小矛盾,但是听了民法老师讲解的案例后,会发现我们很多日常想法和法律规定有着或大或小的偏差,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任月的父亲说,“在法学课堂上我还学习到了疫情期间违法事件的处罚手段和量刑标准,陪着孩子一起进步、一起学习。”
法学专业2017级大学生李昱璇的父亲李彬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已经从事检察工作25年。此次疫情期间,他也一直坚守岗位,与同事们开展疫情防控和检察业务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回家期间,他挤出时间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网络课程学习当中。当李昱璇遇到专业上的问题时,李彬会和女儿分享自己曾经的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当看到女儿所学课程采取研讨式的上课方式时,他也十分赞赏,“研讨式的课堂不仅启发了孩子们对用法律手段解决疫情期间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效果比较好,有讨论、有思考,有实践,有展望。”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法学系的课堂实现了“有教有学有做有评”,灵活多变,深入浅出,虽在“云”端上课,但老师们所教授的知识和方法却实实在在的落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法学知识与思维浇筑成一道抵挡疫情的坚固城墙,发挥了育人与普法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