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彩雯摄影
【本站讯】思名家心路,创智慧人生。9月17日,第107期思创论坛在我校逸夫礼堂举行。论坛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张炜主讲,由我校文学院副院长魏学宝主持。全校共500余人参加,其中,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员参与,共赴一场对语言艺术归宿的探索之旅。
首先,张炜指出了当前中国文学的现状和危机:阅读“泛化”、“缺乏灵魂的力量”且语言粗糙。“可读的太多,但能将人深深吸引、蕴含着巨大魅力、能够影响读者世界观的作品却越来越少。”他表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读者本身的浮躁;二是社会对中国文学信任的缺失。而在这种文字泛滥的情况下,如何寻找一流作者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他提出看法:“大作家等待大读者,需要时间,需要阅读。”当谈及语言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时,张炜说道:“《诗经》是民间文学,它的主体是劳动人民,这种文学来自于劳动第一线;而《楚辞》的半壁江山《离骚》完成了个人创造的辉煌,从那时起有了个人的创造。”除此之外,他还从医疗、科学等物质方面的创造和文学的创造做对比,阐述了“最高的文明才能激发最大的创造力。”
现场问答环节中,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702李景霄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怎么看待文明与语言艺术的关系呢?”“语言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最充分、最典型、最直接的表达。”张炜回答道,“语言艺术可以表达思想、传递故事,它所运用的手段直接、适中、有力,是文明最为集中的体现。”他表示,艺术相对于物质来说,对于文明的表现更为高级,尤其是语言艺术。
在讲座的最后,张炜对学生们提出希冀。他说道:“阅读经典的同时,要积极寻找与我们处于同时代的伟大的语言艺术家,这会使我们获得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