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2024“AI赋能、坚守创新”建筑与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02 17:14:20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为推动建筑与能源发展,搭建学科交流平台,探讨建筑与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共同应对当前建筑与能源学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1月25日-27日,2024“AI赋能、坚守创新”建筑与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建筑学会前秘书长、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仲继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刘宇波教授,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建筑学院DUPENG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姚刚副教授,青岛理工大学石新羽副教授等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学校师生代表130余人参加会议。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李佐龙主持报告会。

仲继寿作题为“Thinking abou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ood houses(关于好房子价值导向的思考)”的报告,分享了对“好房子”概念的理解,提出了“生活场景驱动下的自主定制设计”“从设计预期走向业主定制”等居住建筑创新的方向,阐述了工业4.0时代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问题。

刘宇波作题为“AI Enabling architectural design(探索人工智能与建筑学的左右互博之道)”的报告,他从人工智能发展史出发,探讨了AI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师如何中找到技术与人类创意之间的平衡。

DUPENG以“The future of the city: Design and technology change(未来城市:类型演变与数据驱动)”为主题,梳理了全球高密度城市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的数据驱动的城市设计策略,报告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数据驱动下计算性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过程,从“城市网络”“建筑类型”“环境社会指标”“分析与互动评价”等方面展示了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巨大潜力。

姚刚副围绕“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Context of Dual Carbon(“双碳”背景下建筑、能源与环境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分享报告,结合团队参加SDC竞赛的经验成果,详细介绍了在当前“双碳”背景下,能源领域高校中的建筑学专业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与能源环境等多学科展开跨学科合作。

石新羽作题为“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robot construction in digital age (机器人建构-面向智能建造的建构教学探索)“的报告,介绍了他在机器人建构方面的设计经验,并分享了过去几届“机器人建构国际工作营”的设计研究成果。

此外,线下参会的专家学者还实地观摩了我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课堂,并参与教学研讨,针对教学方法和相关专业知识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本次会议聚焦AI赋能低碳建筑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热点话题,旨在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更好地响应建筑能源领域向低碳化、智能化及绿色化转型发展,通过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理念创新,拓展学术视野,为新形势下建筑与能源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也为推进我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进一步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质效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 作者:亓晓琳 来自: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董瑞 审核:王大勇】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