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六十多年前,他们在东营这片盐碱地上,为石油工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六十多年后,他们在青岛这片热土上,倾其所有,为石大学子铺就求学之路。他们一生投入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与中国石油教育发展事业当中。岁月如梭,虽青春不再,他们始终饮水思源,继续着对祖国石油事业的深情告白。
立德为师,“帮助学生就是助力学校和国家”
2024年10月,年近90的王弥康、沈惠坊夫妇从北京乘车到青岛,这是5年来两人第一次离京。一路上他们相互搀扶、步履蹒跚,但却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此行他们是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设立“感恩基金”而来,并且谢绝了举行捐赠仪式。
王弥康、沈惠坊夫妇青岛合影(2024年) 秦政摄影
此次他们捐赠50万设立感恩基金,之后每年再拿出退休金的一半10万元继续追加到基金当中。相比于捐资助学的慷慨,王弥康夫妇对自己的物质生活几乎没有要求。他们总说“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我们用不到钱”。在他们的家里只有陈旧的家具、穿得褪色的衣服、简单的餐饭。来青时,王弥康夫妇只带了一只红色布艺行李箱,那已经是十几年前淘汰过时的旧款式。
王弥康、沈惠坊夫妇收到捐赠证书(2024年) 郭晓静摄影
“为什么设立‘感恩基金’?”,“我从中学到大学学费一直是国家资助的,后来又得到公派留学的机会,成为第一批访问学者。这些钱都是国家出的,数不清多少钱的。我现在有钱了,我要拿出来回馈国家和社会”,王弥康动情的说到,这是他的成长的经历也是捐赠的初衷。他始终感恩党和国家给予他受教育的机会、施展才华的工作岗位以及幸福的生活。即便退休,他依然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怀和照顾。
其实这不是王弥康、沈惠坊夫妇第一次设立奖学金。早在三十年前,这对夫妇便开始了他们的助学之旅。他们曾先后设立“王弥康奖学金”“热工奖学金”,并热心捐助希望工程。用微薄之力诠释感激之情,为教育事业铺一块砖,为石大发展尽一份力,为优秀学子点一盏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弥康夫妇始终牢记“感恩”二字,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生活之余捐资助学、支持教育事业,回馈社会和人民。他们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他们始终坚信“帮助学生就是助力学校和国家”,要把钱花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上。
热工奖学金颁奖仪式(1998年,左一为王弥康) 李海亮摄影
矢志不渝,情注热工专业,他们对石大爱得深沉
王弥康教授1938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热能动力装置专业,1981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从胜利油田科技处调入华东石油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热能工程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稠油热采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得到行业广泛认可。
沈慧坊教授1937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分配至北京石油学院工作,1969年随学校迁至山东东营华东石油学院工作,在学校期间先后在机械系、储运教研室等从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蒸汽轮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从事与热工有关的科研工作。
回想起在东营住干打垒的日子,满头白发的沈惠坊微笑着打趣道:“当年的校园一到下雨,路上全是水和泥,就成了水泥路。”回想起那时候的日子,沈惠坊讲述到“1978年开始招生,后来进行职称考试,要考英语了,开始自己学。所以白天上课,晚上备课,还要学英语,准备考职称。那时候有人问我你两个孩子怎么学习那么好,都考上大学,一个复旦,一个清华,你怎么辅导的?我说我不可能辅导,我给他们做个榜样,晚上我也学习,我在备课,所以孩子也学习看书,他们养成了学习的习惯。”
他们青年时期生活困苦,深知知识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成为人民教师后,他们始终投身科研与教学、爱生如子,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点亮更多人的未来。从教30余年,培养出数不清的本科生、硕士生,很多人已是国家栋梁之才,或是某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但常常听他们说的却不是这些“成就”,而是自小受国家资助上学求学的经历,和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情。
王弥康、沈惠坊夫妇与学生合影(1993年)
身正为范,感恩不忘本、施恩不图报
“老师,这两天的报纸都收了。家里的三角梅枯萎了,我买了新的再送过来。”
“老师,下午您到北京我开车去接您吧,您几点下车,我随时准备着。”
这是史方军发给王弥康的消息,王弥康夫妇在青岛的几天,他始终惦记着,替他们照顾家里,也时刻关心他们的情况。
王弥康、沈惠坊夫妇与史方军合影(2024年) 秦政摄影
史方军,化机专业98届毕业生,目前就职于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大学时期的史方军,家境贫寒,省吃俭用,勤奋好学。王弥康、沈惠坊夫妇分别将获得的校工会“为跻身‘211工程’建功立业”劳动奖章奖金和校级优秀教材奖金资助给包含史方军在内的两名94级困难学生,后来他们又每月拿出工资的8%资助学生直至毕业。
2017年已经立业成家的史方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已经退休的王弥康、沈惠坊夫妇定居北京,他激动不已,这是他多年找寻后第一次得知恩师的消息。见面后王弥康夫妇已经对史方军没有了印象,助人助学、不求回报,施恩勿念、感恩莫忘,这就是王弥康夫妇。
在后来的日子里,史方军承担起了照顾两位老师的责任,工作之余,他会开车带着他们到处旅游,会定期更换家里的鲜花,会因为沈老师一句想吃方糕而开车跨越大半个北京城去买来。当别人为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说“比起恩师之于我,我做的不值一提。”多年来,史方军一直在用行动诠释“感恩精神”。
从三十年前的“王弥康奖学金”到今天的“感恩基金”,王弥康、沈惠坊夫妇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助力教育事业。曾经的受助学子,如今已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这是对王弥康、沈惠坊夫妇善行最好的回馈。
王弥康为感恩基金题字(2024年) 秦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