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学科竞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与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导师团队的访谈
发布时间:2024-10-10 11:49:09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在化学化工学院有这样一批人,三尺讲台是她们播下科学之种的苗圃,实验室是她们培育参天大树的沃土。她们是学院科研育人之火的“添柴人”,是学生漫长科研道路上的“挑灯人”。织云成梦,育树成林,巾帼何须让须眉!她们在学科竞赛中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科创能力,为化学化工学院持续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

荣光无数,是她们的默默坚守

十几年来,在宋春敏、赫佩军、段红玲、丁传芹、刘会娥、丁雪等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CHEM-E-CAR等化工学科类竞赛的领奖台上都频频出现化学化工学院学子的身影。仅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这一项赛事,从2010年到2024年,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全国特等奖6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5项,参赛团队75个,学生人数达到了375人。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化学化工学院1支团队获全国特等奖、2支团队获全国二等奖、7支队伍获全国三等奖。

荣光无数的背后,是参赛师生夜以继日的付出和坚守。化工设计竞赛不仅对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非常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正因为比赛锻炼的是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能力,化工系的教师们在学生的备赛过程中给予了足够的支持与帮助。但由于化工设计竞赛周期长、占用课余时间多、难度大,专业性强、竞争激烈,常常令不少学生敬而远之。

“起初,我还担心自己水平不够,给团队拖后腿。是丁雪老师再三宽慰我不要有任何压力,尽自己全力去做就好。当我遇见问题,去找老师时,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能够坚持备战竞赛。”第十八届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得者、化工21级学生程闯说。

每一个化工学科竞赛奖项的获得,都包含着指导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汗水。“有些技术方面的问题难以解决,甚至要卡两三个周时间。我们的指导老师丁传芹、赫佩军一直帮助我们分析其中的问题。上场答辩的时候,我心情非常紧张,丁老师、赫老师就想办法舒缓我的心情,让我稳定情绪去答辩。”曾获得第十届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的2013级本科生赵绍磊一直记得,丁老师、赫老师在决赛答辩之前,一直陪在学生身边,上台前用一个拥抱,让学生们放轻松,以最好的心态迎接比赛。

精雕细琢,是她们挑起的担子

多年的国赛一等奖、连续2年的全国特等奖,既是参赛学生勤奋拼搏的结果,也是背后指导老师默默付出的结果。指导化工设计竞赛的老师们,都各自参与过企业的横向项目,并有着多年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经历,对实际生产装置做过深入的了解。其中,宋春敏教授曾参与企业项目脱产实践锻炼,赫佩军老师曾参与设计院工程项目设计。这些经历让她们具备充足的工程经验,为所有参赛学生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课程理论到实验检验,再到工程运用,最后到生产产品。

近年来,尽管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工学科类竞赛捷报频传,老师们也并没有就此放松,她们还要去研究其他高校获得国奖的参赛队伍的作品创意,然后对比我们的队伍,做出精准的优劣势分析,为参赛学生分享灵感与创意,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努力在下个学科赛事中再获佳绩。

宋春敏就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的参赛情况进行了评价,“与外校一同比拼的时候,发现咱们学院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但创新性不足,设计作品规范性很好,但缺少突破性思路,形象点说就是缺少点‘灵性’,而这恰恰是做科学研究最能打动人的。在以后的专业课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成长为有行业担当、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的行业人才。”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一直觉得我的职责不只是教书,育人同样关键。备赛过程中我也经常和学生们聊天,就像朋友一样。”段红玲这样理解她的工作。段红玲的学生,化工2304班团支书柳承霖说:“当我回想老师在为我们科普比赛时,确实将‘传道’融入其中,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而且平时和段老师聊天总会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在我看来,段老师是真真切切为我们考虑,帮我们解决问题。”

而在刘会娥看来,在备赛中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培养迎接未来挑战的潜质和能力远远超过拿成绩本身。她谈到:“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就必须‘打铁还需自身硬’,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充实、完善和提升自我。”“刘老师是一位极负责任的老师,平时课堂上不仅仅只是教会我们学习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运用知识、创造知识。”这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三等奖获得者刘诗琪对指导老师刘会娥的评价。

收获满满,是她们真挚的愿景

化工安全设计大赛指导老师丁雪提到:“关于竞赛,我印象最深的事发生于2023年。”这一年的第十届化工安全设计大赛中,丁雪所指导的队伍在备赛过程中,一位化安专业的同学突然退队,团队里化学专业的队长晁欣怡因为自己非化安背景而顿时压力剧增。丁雪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她,为她进行心理疏导,并一直鼓励和陪伴她,后来晁欣怡主动承担了最难的模拟工作,模拟流程、设计安全分析一次次难关被她克服,最终团队斩获了化安赛国家级金奖。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保研到浙江大学的第二十二届“思美之星”牛小月感慨道:“每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时,我们都会去求助我们的‘宋妈’、‘段妈’,两位老师每次都会像妈妈一样,从情绪上的给予我们莫大的温暖和鼓励。” 为了尽可能帮助参赛学生,指导老师们经常陪学生一起熬夜、看图纸、改路演PPT。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牛小月所在的“醇生精酿”团队成功在第十八届化工设计竞赛中斩获全国特等奖。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是对竞赛指导老师的最好写照。她们已经不需要一两次国奖来证明自己的带队水平,也不必为一次比赛去耗费心神。但是学生需要学科竞赛来提升自己,学生的心智和意志品质会在备赛过程中得到锤炼,年轻教师也需要快速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她们尽心尽力、坚持不懈深耕在学科竞赛中的理由。

“这个比赛的经历绝对是大学里面独一无二的,跟社团、跟大创是不一样的。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把学到的所有化工专业知识全都用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每个坚持下来的同学都会很有收获。”化学工程系党支部书记于筱溪说道。于筱溪作为刚参与竞赛的指导老师,指导比赛的经历较少,在化工系前辈教师们的指导帮助下,她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答疑、一起参赛,近三年里,她指导的化工设计大赛的参赛队伍获得1次全国一等奖、5次全国三等奖,为化学化工学院的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化工设计竞赛导师团队里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前赴后继,将自己的心血泼洒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凭着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既做好了“教书匠”,又做好了“大先生”,加强了对化学化工学院新一代能源化工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她们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又亲自带队参赛,引导学生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一大批青年学生在学科竞赛的舞台上出彩闪光,也为学科专业的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 作者:钱立坤 王馨仪 李世文 罗家宝 王旭贲 来自: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高雨璇 审核:王大勇】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