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8日下午,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赴灵山卫街道参观传统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传统建筑设计特点及当地的人文特色。建筑系党支部书记许剑峰,学院团委书记王加胜带领非遗保护课题组、数字人文背景下的乡村非遗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课题组成员参加。
调研组一行课题组参观了城隍庙、瓦房、废弃桥洞等建筑,许剑峰向课题组介绍了村落发展变迁的历史及传统建筑背后的故事。课题组途径了“北街红炉”、“弹棉花老店”等传统手工作坊,课题组成员和带队老师就当中蕴含的建筑知识进行了探讨。许建峰指出,“传统村落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产,房屋、院落的设计都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灵山卫街道南门里村主任王主任带领课题组参观了村民居所,深入了解传统房屋的内部结构和设计理念。村民邀请课题组进入住宅参观,并向课题组介绍了该村落的设计理念。村民提到,村落建造房屋有四大讲究,即“屋要宽、墙要窄,地要高,屋顶矮”,体现了村民的传统建筑思想。
参加本次考察的课题组成员任岳华表示,“这次实际考察使我有机会从课本中走出来,亲眼看到这些传统建筑,我感到非常震撼,我也将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这些传统建筑。”
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实地考察建筑、理论知识分析全方位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对当地的建筑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表示将持续关注传统建筑的发展状况,尽最大努力保护传统建筑,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知识回馈社会,留住历史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