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师者匠心”:张彦振教授讲授“小液滴”与“大学问”
发布时间:2023-04-22 11:34:11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张彦振教授声情并茂地讲解 刘圣博摄影

张彦振教授与学生合影 刘圣博摄影

【本站讯】4月14日,机电工程学院“师者匠心”协同育人系列主题教育开展第二期,机电工程系教授张彦振担任本期主讲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1班和2002班学生参加。

围绕“什么是匠心”这一话题,张彦振从历史典故入手,由书法及科研,他认为匠心是精耕细作、极致追求,是缜密推敲、专注用心。他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把小事做好、做精,才能成就大事情。

结合自己的求学与工作经历,张彦振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科研历程的感悟。从2007年至2014年,他为“小液滴”探究7年之久。从自然现象中的小液滴出发,到研究生课题研究电火花加工液,进而探究在不同的截面上的放电原理。对于自己的科研道路,他用“办法总比困难多”来总结,研究生课题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做实验时每周清洗上百个烧杯,自学软件以总结液滴在电场中的规律,但是最终也通过实际行动得到了导师的认可。

关于科研,他为学生介绍了喷墨打印相关技术,介绍所在团队在“卫星滴液打印技术”“液体环境中工作的高精度喷墨打印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专注用心是为匠心”,用亲身经历鼓舞学生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不懈、探索创新。

最后,张彦振分享个人感想。他勉励学生,做事不要太过患得患失,要将想象落实行动。坚持做一件事,坚持十年,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他号召学生不要“内卷”,要向外卷,打好基础,厚积薄发,心怀家国、担当作为,要耐得住寂寞,走国际化高端人才路线。

交流结束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1班的汪小彤收获颇丰,她说:“听了老师分享的经验,我认识到我们的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储备,追求匠心,行稳致远,珍惜当下,只争朝夕,做有担当的零零后。”

为迎接学校七十周年校庆,机电工程学院推出“师者匠心”协同育人系列主题教育,旨在促进师生之间“联学”互鉴、“联动”共享、“联建”互促,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守制造业的初心不动摇,立志超越自我,精益求精、挑战极限,以匠心精神服务他人,积极努力地铸梦、追梦、圆梦,追求出彩人生。

【 作者:刘凌宇 魏玉鹏 来自:机电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高雅琪 审核:王大勇】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