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材料学院举办第二期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22-04-04 16:34:00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4月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举办第二期优秀青年学者论坛,论坛采用云端视频方式举办,化学化工学院潘原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毅超特任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论坛由副院长曹宁主持。

潘原以“探寻绿色能源化工单原子的‘贤者之石’”为题,对单原子绿色催化剂的制备、应用及构效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自己从博士时期至今开展科研工作的心路历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他对“重油加氢单原子催化剂”提出七问,启发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科研工作。

黄毅超以“多酸在氢能领域的应用”为题,对多酸及其合成应用进行系统介绍,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和工作体会对学生的科研工作提出建议。

学院优秀青年学者论坛面向全院师生,邀请青年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报告,旨在浓厚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通过学术报告及讨论等形式,紧跟材料及相关学科前沿热点学术问题,促进师生相互交流,引导学院研究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科研中。

潘原,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单原子催化剂的精准构建与调控研究,强化分子在催化剂上的选择活化和定向转化,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化工过程的绿色化。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atter,Nat. Commun.,J. Am. Chem. Soc., 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6篇,引用5500余次,H指数为32。担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委员、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会员、Nano Research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专刊客座编辑。

黄毅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任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和博士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DSU)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多酸化学和氢能研究,特别是多酸纳米团簇的精准控制合成和开发低成本电催化剂用于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近年来在Nat. Commun., Adv. Energy Mater., Coord. Chem. Rev.等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3篇第一作者SCI学术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和博士后一等面上资助等。

黄毅超特任教授作学术报告 唐思惠摄影

潘原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唐思惠摄影

【 作者:唐思惠 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张雪晴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