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24日,新能源学院在古镇口校区举办第十六期新能源论坛,特邀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做题为《第三只眼看新能源的痛与通》的报告。学院院常务副院长吴明铂,电气系学科带头人薛永端,电气系主任赵仁德、副主任徐海亮,实验中心主任仉志华,研究生辅导员张子良、高名扬出席,学院党委副书记郭杰主持论坛。本次活动采用古镇口校区线下举办、唐岛湾校区线上观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累计600余名学生参加。
首先,毛浩然以论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为切入点,向学生们介绍选择的重要性。他以西湖大学施一公为例,叮嘱学生创新并不是科学研究的唯一素养,针对未知的领域,不要放弃“主旋律”,而选择“交响乐”。毛浩然向学生们建议,要多尝试实践自己的创新点,而不是只空想而不去做;要形成论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多沟通、多问题、多思考。随后,毛浩然提出“第三只眼”。他表示,“所谓第三只眼,就是以客观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学者应具有国际交流、创新科研和客观看待问题的基本素养。他以家国情怀为线索,以国家能源发展为背景,表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能源战略,正是新能源学院学子应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其次,毛浩然分享科学判断思维的重要性。他提出,对于未知的事物,要先做事实判断、后做价值判断、最后做道德判断才是合理的判断顺序,不要丧失判断力,要理性判断事物的两面性,才能不花费时间在琐碎的事情上。最后,毛浩然就论文写作相关要点进行阐述。他认为论文写作最基础的就是要阅读相关文献,多读相关期刊、最新期刊、国际期刊。并且应该结合专业选新主题,从小切入、具体阐述。来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2班的学生高德政在参与第十六期新能源论坛讲座后表示:“虽然没能到现场去,但能在唐岛湾就听到‘网红’院长毛院长的讲座实属难得,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有助于发挥古镇口校区优势,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科研水平、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