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响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决胜脱贫攻坚,喜迎建党百年”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蓝天实践队于寒假期间展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家乡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深入理解脱贫攻坚的成果和重要意义。
调研分为三个部分:前期收集材料、制定方案,中期走访贫困人家、了解脱贫情况,后期总结调研成果。调研开始,实践队成员通过网络大量搜集脱贫攻坚工作的材料和数据,了解家乡相关的政策和扶贫成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有初步的认识。通过线上查询整理的材料,实践队制定走访计划,在确保实践队员安全的前提下,对当地的扶贫工作展开走访调研。2月22日,调研一行人来到了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这里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恶劣。热心村民表示:“在以前,牧区的许多人家虽然养了许多牲畜,但喂养牲畜只能靠大量的人手和天然的草场,乡亲们的收入都极不稳定,日子也是越过越苦。多亏了政府的帮助,近几年,村子里好多人家都学会了科学畜牧,不仅给我们省了不少力气,而且家畜存活率越来越高,我们这些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在牧区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扶贫户李阿姨家。根据主任介绍,李阿姨的丈夫瘫痪在家,不能干粗活累活,李阿姨自己又患有肾衰竭,每两天就要去镇上做一次肾透析,儿子还在上大学,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近两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李阿姨家养了不少骆驼,建立起一个小型的驼奶厂,儿子毕业后,也考上了政府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李阿姨表示:“正是在政府的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家里才能建起这个驼奶厂,而且每年我们都能拿到不少的政府补贴,厂子越办越好,收入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在村主任的允许下,实践队来到了村里的扶贫办公室,对扶贫办公地点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扶贫工作人员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扶贫政策以及自己的扶贫经历与感受。扶贫干部王主任表示,扶贫工作必须立足于解决贫困群众急需的实际困难,一点一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贫困群众得到实际利益,最终才能完成脱贫工作。同时,扶贫工作人员强调:“即使脱贫了,依旧会有返贫的情况发生,所以筑牢防止返贫机制尤为重要。”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组的每位成员也清楚的意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建设祖国。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