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提高学生的国学知识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组成的“滴泉”大学生回报家乡助学支教队继续开展线上“云”支教冬令营活动。2月5日 ,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带来国学知识和趣味科学实验课程。
国学课堂,感悟诗经之美
上午,由实践队成员徐一童主讲的国学知识课程正式开始。这是国学知识课程系列的第二课。课程围绕国学经典《诗经》展开,通过欣赏诗经原文,结合诗句译文,体会《诗经》的独特魅力。本次课程内容共分为三部分,首先,徐一童重点讲解了《诗经》的作品分类和表现手法;然后,徐一童对《诗经》中诗句赏析展开赏析,感悟诗经语言与感情之美;最后,徐一童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诗经》中《木瓜》部分内容。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诗经原文生词难词很多,小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徐一童选取了相对简单的诗经诗句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解读,感悟其中的丰富内涵。线上课程的课堂效果会受到网络等问题的影响,但同学们学习热情不减,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活跃。在课堂的最后,徐一童选取《木瓜》的配乐演唱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课后同学们及时上传课堂笔记,分享学习心得。徐一童对同学们说:“希望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学到国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生活诗意盈盈。”
趣味实验,体验科学魅力
下午,由实践队员崔景辉主讲的趣味实验课程准时开始。这也是趣味实验课程系列的第二节课。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力学、光学、热学。课程借助三个关于日常生活现象的小问题开始:“房顶为什么通常为三角形?”“筷子放在装有水的杯中为什么会‘折断’?”“鼓鼓的气球从温暖的室内拿到寒冷的室外为什么会变瘪?”通过与孩子们进行问题的互动与简要讲解,崔景辉将孩子们引入课堂。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崔景辉将视频播放与课程讲解相结合,对视频中出现的科学现象进行原理讲解。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氛围良好。“希望小朋友们能够继续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对世界保有一颗好奇心,不断努力,争做小小科学家!”崔景辉在课程结束后说到。课堂后,孩子们积极将课堂笔记与实验照片上传到群内与大家进行分享。
此次趣味实验课程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