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由我校泡沫流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兆敏教授主持完成的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充气泡沫酸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的“泡沫酸选择性酸化油层工艺技术研究”在中原油田现场应用13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施工井有效率90%,已累计增油2220吨,增气116万立方,创效339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等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泡沫酸选择性酸化油层工艺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研究针对层间矛盾突出、近井地带污染较为严重、注水压力大的油层采用常规酸化效果不佳的实际状况,提出使用泡沫酸酸化地层这一技术方案。该技术可解除油层污染,增强注采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来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目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科研人员针对中原油田地层渗透率较低、层间渗透率级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各种因素对泡沫酸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泡沫酸的配方,研制出性能稳定、耐油、耐温、对地层条件适应的泡沫酸;结合地层酸化工程实际进行泡沫酸流体的流变性研究,确定了泡沫酸流体的流变模式,同时考虑了含气率、温度和压力对其的影响;确定了流入参数和残酸返排助排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泡沫酸流体用于酸化油层技术的工艺参数,为油田现场进行非均质性油层酸化提供了技术指导。
该项目所研究的泡沫酸流体的流变性、流变规律研究以及与地层的酸化反应以及高压耐酸泡沫发生器的研制方面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科研人员研制的高压耐酸泡沫发生器能产生低密度的均匀泡沫流体,达到抗压耐酸设计要求,能满足现场泡沫酸酸化施工工艺;开发完成的一套泡沫酸化施工的参数设计软件,能提供泡沫酸酸化工艺合理的工艺参数,现场生产可实际应用;针对非均质储层砂岩泡沫酸化解堵工艺技术,通过对泡沫酸进行配方、性能评价、流变性实验,得到了泡沫酸流体在施工所允许的条件内的幂律流变特性,研究了泡沫酸流体在井筒和油套环空中的流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