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学生融媒体中心新闻大讲堂第三讲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3-05-10 19:28:09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刘莅讲解新媒体特征 高文鑫摄影

【本站讯】5月7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大讲堂第三讲在南教100开讲,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网络部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友刘莅作题为“高校新媒体内容建设与平台运营”的讲座,众多学生记者、通讯员和新闻宣传爱好者参加报告会。

刘莅以当下“进淄赶烤”、“村BA”等新闻热点切入点,结合中国短视频用户、网络直播用户增长情况以及中国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变化,简要分析了微博、抖音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流量规模、月活跃用户、用户粘性和内容形式的特点,着重比较几大主流新媒体的不同之处,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述目前我国新媒体平台发展情况和趋势。

手机网民数量高速增长,智能终端快速普及,刘莅将新媒体受众参与传播比作在“自助餐厅就餐”,表明受众是在整个过程中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并且还有强烈的参与心理需求,生动地展示信息传递、接受新方式。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新媒体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媒介技术快速迭代,高校该如何跟上发展潮流?”“该如何把握好‘Z世代’群体偏好?”“入驻平台越开越多,又该如何运营和管理账号?”刘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刘莅表示,高校应该学会自我“降噪”,区分好“变量”与“常量”,既要积极拥抱媒介技术、社交平台、用户特质等“变量”,也要在价值引领、舆论规律、运营方针等“常量”上守正创新,少“可不可以”的技术判断,多 “应不应该”的价值判断。

刘莅指出,高校新媒体运营正面临着“三座大山”——优质内容、持续输出、平台涨粉。通过列举高校新媒体优秀成果,刘莅介绍内容生产的原则,应用三角选题法把“有感情”的内容做得“有感觉”,把“有意义”的内容做得“有意思”,重点讲述了周期性事件、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等内容的生产方式,争取做到分工协作、按需加工、融合报道、内外联动、破圈传播。“要坚持用户至上,情绪传播,常读用户数是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一个指标,是公众号真正的流量,可以得出非常准确的粉丝年龄、性别、地域画像。”刘莅表示。

此次新闻大讲堂展示了当代新媒体传播的性质、特点和运营,重点讲述高校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选题、生产、加工、报道,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热点的把控力,激发学生对新媒体内容的创新思考。

【 作者:林姝含 郭宇峰 张胜博 来自: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高雅琪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