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6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年新闻大讲堂第二讲在南教100开讲,邀请《青岛日报》资深教育记者王世锋作题为“主流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新闻在哪里?——从学生记者到专业记者的感悟”的讲座,党委宣传部记者杨安,广大学生记者、通讯员和新闻宣传爱好者共同参与。
王世锋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记者团的经历,讲述在记者团时期收获的成长,并表示记者团深刻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在他看来,学生记者团带给他技术领域的扩展和传承的责任与担当。他表示,记者团是一个有传承、有担当、积极向上、志同道合、乐于尝试的学生组织。他在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收获了知识与友情。他认为,学生记者团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依托的是每一位学生记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王世锋从新闻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判断标准和常用的新闻体裁。谈及高校新闻,王世峰指出,目前高校新闻分为学校发展、科研成果、校地融合、人才培养、人物故事和校园活动六大类。他结合新闻案例,详细讲解了这六类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并分析了不注重标题拟定,稿件结构不规范、新闻要素交代不清楚,规范表述引用不规范、空话套话多,内宣外宣分不清、稿件定位不准确四大问题。他表示,好稿子不仅要采访扎实,更要千锤百炼。在此,他鼓励在场学生,从校园活动和人物故事类新闻着手,多接活动,多写新闻,提高新闻宣传能力,培养自身新闻素养。
在提问环节,学生通讯员于晓童问道:“结合您自己多年记者经历,您对我们学生记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王世锋表示,“在当学生记者时,普遍经验还不是很足够,可以从小的活动做起,多锻炼,多打磨,先把根基打好,日后才能往更高处走。”
王世锋,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进入青岛日报社工作,现为青岛日报社科教卫中心资深教育记者。曾负责热线类、调查类、暗访类新闻报道,多次参与省、市两会及高博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等重大活动报道,参与策划“青岛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30周年系列报道、“江南寻亲”系列报道,多次获得山东省新闻奖、青岛市新闻奖、青岛市教育好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