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报交流会现场
【本站讯】9月19日,2018年暑期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团成果汇报交流会举行。
2018年暑期,学校派出两支青年教师团队分别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英语和教学方法培训,两支培训团均完成培训任务顺利返校。培训团成员在汇报交流会上以8个不同主题的汇报交流,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管理模式、成果转化、多元化语言教学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收获。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刘培刚在题为“取梅西之精神,促石大之进步”的发言中认为,梅西大学不同课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最大的共同点是“授之以渔”,注重学生参与、团队协作、解决过程,所有课程都强调参与性。教师考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时,其重点不仅是作品的完成度,还包括每个人的思考过程、设计过程,杜绝抄袭,这种鼓励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国际教育学院葛长波在“新时代中澳教育文化差异探析”的发言中,通过分析中澳文化差异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得到如下启示:建立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转变教育理念从“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加强校际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营造多元化氛围,推进国际化办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越有感于澳大利亚TAFE评估原则的有效性、可靠性、灵活性和公正性,在“澳大利亚TAFE教育评估体系对我校教学评估的借鉴意义”发言中,认为我校教学评估应当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完善适合本学科的评估标准、引入多元评估主体,体现教育评估与社会评估的有机结合,并且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变异化学习为能动学习。
在题为“澳洲语言和教学对我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的汇报交流中,国际教育学院丁鹏分析了澳大利亚语言培训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与座位编排,提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从“学习”的传统方式转变为全方位的“习得”模式。党委教师工作部刘旭华在题为“新西兰高等教育体系及运行机制”的交流发言中,详述新西兰高等教育体系经过科学设计,有效实现了各教育机构的责任,有利于保障教育质量与水平提升。理学院孙新国以“探访新西兰的企业与公司”为题,介绍了新西兰北帕莫斯顿自来水厂、梅西大学飞行学院、梅西大学啤酒厂与食品实验室、惠灵顿冰淇淋工厂的情况。教务处祝德显在“澳大利亚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启示——以西澳大学为例”的汇报交流中提出,为了优化服务职能,提高学生服务质量,应强化小班研讨式授课,制定更加完善的课程考评办法,并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理学院智红燕对梅西大学的教师与学生管理印象深刻,在“梅西大学的人员管理与学术激励”的汇报交流中,着重介绍了梅西大学的教学奖、学生奖学金、职称评定方式、科研绩效拨款等制度。
自2006年以来,学校已连续13年派出16支青年教师赴海外培训团组,参加人员近300人。培训团成员经过英语强化培训课程和大量实际应用,英语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在海外大学观摩课堂教学、听取专题报告、参观实验室、走访当地产业、参加开放日活动等,学员们对海外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针对学校学生培养、教学研究、管理服务与国际化工作等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学员们通过海外培训开阔了国际视野,不仅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本职工作中,还建立了与国外同行的联系渠道,提高了教学水平与科研合作能力,有效推动了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国际化办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