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校长山红红一行深入塔里木油田生产一线调研并慰问校友——西部走访纪行之四
发布时间:2006-08-05 12:08:51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校长山红红一行在西气东输轮南站参观考察 摄影:王勇

校长山红红一行在哈得油田联合站考察 摄影:王勇

【本站讯】从乌鲁木齐向南飞越天山,就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库尔勒市。这座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城市,总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0万。承载着中国石油新希望的塔里木油田总部就设在这座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景色秀美的城市。

7月30日,校长山红红一行到达库尔勒,开始了对塔里木油田的走访活动。塔里木油田以自然条件最为恶劣,勘探开发难度最大,最富有开采的潜力而著称于世,尤其是富有创新活力的塔里木石油人,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勇于挑战一切困难的豪气,敢于创造人间奇迹的信心,吸引着全球石油人的目光,我校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自愿申请到塔里木油田工作。2005年全油田生产油气当量1135万吨,2006年将达到1500万吨。与以往在其他油田走访不同的是,走访从最艰苦的生产一线调研并慰问校友开始。塔里木油田以整个塔里木盆地作为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其作业区分布较为分散,通常相距上百公里甚至数百公里。7月31日,山红红一行在塔里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郭建军的陪同下,乘车赶往距库尔勒市380公里,天山山脉深处的西气东输起点,主力气源产地克拉2作业区。

据介绍,克拉2气田是我国最大的特高压、特高产、特整装的大型天然气田,整个作业区甲乙方人员总数240多人,是一个平均年龄仅有29岁的年轻集体,承担着每天为西气东输生产210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任务,其产量约占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总产量的80%。据克拉2作业区总地质师介绍,西气东输管线设计输送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到今年年底克拉2作业区全部建成后,将为西气东输提供107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尤其令山红红一行感到自豪和欣慰地是,在这个作业区7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有5名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与克拉2作业区领导和校友代表握别后,山红红一行赶往距克拉2作业区160公里的轮南输气站。塔里木油田生产的所有天然气在这里汇集,进行最后的处理和商业计量,随即进入西气东输的主干线。轮南输气站作为一个联合单位,既是塔里木油田天然气生产的末站,又是西气东输首站。短暂停留后,山红红一行随即赶往150公里外的哈得油田,与哈得油田的领导和校友进行了交流和座谈。据介绍,哈得油田目前由2002年3月成立的哈得作业区负责开发和管理,是油田公司第一个全员竞聘上岗的单位。现有员工188人,平均年龄33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118人,具有文化层次高、专业技术强、队伍年轻等特点。油田从2000年投入开发,实现了跨越发展,产量由2000年的23.65万吨增长到2005年底的193.36万吨,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哈得速度”。截止到2005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61752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沙漠油田。8月1日一早,山校长一行赶往塔里木油田一线走访的最后一站——塔中作业区。

塔中作业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25毫米,平均蒸发量3800毫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6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6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75摄氏度,每年风沙天气180多天,沙尘暴天气平均36天,最大风力可达11级,有“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区”之称。全长560公里,闻名于世的沙漠公路是通向塔中作业区的唯一通道,它向一条黑色的巨龙横亘在无垠的沙海里。一片傲然挺立的胡杨林向我们透射着沙漠的神秘和荒凉,再往前行,四周就只有绵延不绝的沙丘了。令人惊叹的是,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塔里木石油人不仅修筑了纵贯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公路,而且实现了436公里沙漠段绿化,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绿色长廊,铸就了人类挑战沙海的一大壮举。270公里的历程在我们的惊叹声中结束。车载的仪表显示塔中作业区温度高达45摄氏度,一下车,地面的灼热就透过鞋底传递上来,几乎让人误以为踩在滚烫的铁板上,塔中作业区的领导和部分校友代表却冒着酷暑在门口列队欢迎校长山红红一行。

据介绍,塔中作业区成立于1996年6月,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的重要油气生产单位之一。目前仅有职工90人,平均年龄30岁,这些敢于战天斗地的青年石油人,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将“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他们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十年累计生产原油1600万吨,栽种乔灌木500万株,使520公顷的荒漠变成生命的绿洲。十年间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年成就奖”等各种荣誉和奖励100多项。

【 作者:综合办公室:沈刘峡 来自:贀访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