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座谈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0-05-12 17:05:53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日前,学校召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座谈会。校长山红红、副校长査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宝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姚军教授和刘永红教授以及人事处、学科建设处、石油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研究生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与会人员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宝江介绍了申请长江学者的过程与感受。孙宝江认为,工作亮点是成为长江学者的重要因素,一个学者的成果要获得业内认可,必须具备项目基础好、级别高、项目成果应用广泛等条件,特别要注重技术的创新。作为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我校的学科专业富有特色并且与生产工作密切相关,因此石大的专家学者更应该注意项目成果的推广,不能把科研成果束之高阁,远离生产实际,而是要充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推动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另外,作为高水平学者更要加强在业内的影响和对学科的贡献,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姚军教授谈了自己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感受,表示本次入选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和动力,在科研工作中应该不怕困难,不怕辛苦,勇于承担更多的任务。他希望大家,要多参与国家和国际级别的会议,一方面扩大在业内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认清差距,树立目标,不断努力。姚军认为,做研究要有特色,把握方向,争取突破,面面俱到只会使研究更为困难。千军不易得,一将更难求,学校要不拘一格招揽和挖掘人才,弥补团队人才的空缺。他最后表态,作为国家级人选,将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形成稳定的团队并且带领团队取得成果,力争在一批人才中形成良好的学术影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永红教授在发言中一句率真的“做学问真是不容易”,博得大家的掌声和会心的微笑。他讲述了科研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种种努力。刘永红谈到,技术理论需要大量的实验,特别是研究开展初期,没有队伍,没有经验和技术基础,是依靠了坚强的毅力才取得成果。有了这样的经历,使刘永红更看重科研风气对学科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促使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上,关注学生在研究领域的突破。他建议,全校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为科研工作提供优良的环境,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三位学者的发言引起热烈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在三位学者的学术追求和经验体会中有以下共同点,值得后来者学习:树立远大目标,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目标变得愈发清晰;在科研上确立稳定的方向,围绕科研方向寻找合适的项目;在科研上一步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稳步前进;具有很强的学术交流的意识;具有学术敏锐度,善于捕捉前沿信息,并积极争取机会运作科研项目;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会者提出,要充分发挥好学校高级人才和优秀学者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我校国家级学者的培养,形成学校优秀的人才梯队,为学校的各项科研活动提供人才保障。

校长山红红进行总结发言,鼓励学校高水平学者要有长远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甘于坐冷板凳的毅力。她希望各位学者要在学科内做到最好,要敢于迎难而上,并且要注意扬长避短。学校将逐步规范人才的培养和推荐工作,加强对国家级人才的培养,改善科研的软环境,促进科研力量的突破和成长。

【 作者:大学生传媒中心:吴晋瑜 新闻中心:王大勇 来自: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汤平如】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