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坚守使命,再续华章——山红红在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10-05 15:10:2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尊敬的吴仪校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金秋十月,岛城欢歌;巍巍石大,山高海阔。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怀着激动的心情,庆祝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从首都北京到齐鲁大地,从黄河入海口到黄海之滨,从石大校园到祖国各地乃至大洋彼岸,石大人共同迎来了这一光辉灿烂的日子。这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日子,这是光荣与梦想交汇的日子,这个日子必将载入学校史册,珍藏于我们心中。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回忆石大的奋斗,分享石大的荣光;让我们共同坚守石大的使命,展望石大的未来!

回首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石大的历史是光荣的——60年坚守使命、砥砺前行,成就了事业的辉煌,铸就了石大的厚重与荣耀

伟大事业的发端,来自于时代的召唤、使命的驱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毛泽东同志指出,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需求,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主体,组建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肩负时代的使命和民族振兴的期望,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从此诞生,开启了我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光荣逐梦之旅。

60年来,学校始终牢记振兴祖国石油工业的光荣使命,始终心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坚定目标,虽历经四次建校、三次更名,但始终追求不改,意志不减,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在艰苦创业中成就了事业的辉煌,在坚守使命中铸就了石大的厚重与荣耀。从风华正茂的北京石油学院,到历经风雨的华东石油学院,到壮大发展的石油大学,再到开放图强的中国石油大学;从行业办学,到直属教育部,再到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从跻身“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到成为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再到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在60年的历史延伸中,学校发展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每一次跨越都抒写着石大人的奋斗与骄傲,每一次跨越都彰显着石大人的追求与梦想,每一次跨越都承载着石油工业不断走向振兴的使命,每一次跨越都饱含着石油高等教育以特色创一流的期望。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开拓,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已经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构建了石油学科、通用学科、基础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人才培养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同时具有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的完备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广受行业、社会认可的品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石油石化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十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产生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特别是近十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空间,调整优化办学结构,依托青岛、东营两个校区,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在更宽的平台和更广的领域上开展对外合作与社会服务,办学实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60年来,学校始终坚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石油工业、服务地方发展的重大使命,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赢得了行业、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在服务与贡献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办学水平,成为对国家石油能源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校。

回首学校60年来艰辛曲折而又辉煌灿烂的历程,我们由衷地感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离不开教育部、山东省、东营市、青岛市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各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中国石油大学的广大师生校友,向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石大人的创业奋斗,我们可以无愧地说,石大人的爱国奉献始终如一——60年来,正是历代师生校友的奋斗奉献,成就了石大的功勋地位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归根到底是由她的育人质量和社会贡献所决定的。60年来,石大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从他们中成长涌现出许多杰出校友,这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数十位两院院士和省部级领导,有数百名石油石化企业的领导决策者,有数以千计的石油科技创新的带头人,更有数以万计的在各行各业勤勉敬业、奋斗奉献的业务和管理骨干。从渤海之滨到沙漠边陲,从松辽平原到南海边疆,从祖国各地到海外石油的各大战场,处处都有石大人闪光的足迹,处处唱响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旋律。

历史不会忘记,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场场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中,北京石油学院的师生响应国家号召,走出校门,走向石油会战的第一线,在川中、在大庆、在华北、在胜利……他们头顶青天、脚踏荒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为我国石油工业实现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愧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他们留下的精神火种鼓舞了一代代石大人爱国奋斗、接力前行!

历史不会忘记,学校迁校东营以后,面对重重困难,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二次建校,重新创业,艰难维系石油高等教育濒临中断的链条。几代石大人用智慧和勤劳,在盐碱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并根据矿区办学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发展和奋力追赶,学校终于实现了涅槃重生,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代。

历史不会忘记,在祖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任面前,以秦文贵校友等为代表的石大人放弃繁华与安逸,奋斗在茫茫戈壁与漫漫荒漠,还有“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校友,他们以国家为先,为石油而战,演绎着石大人的责任与坚守。秦文贵校友与王启民校友于2009年双双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新一代的石大学子,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每年都有数百名毕业生到西部去建功立业。石大人的奉献精神和奋斗热情绵延不绝、永无止境!

历史不会忘记,伴随着我国石油海外战略的实施,更有校友孙波等一大批石大人组成的“海外军团”,奋战在中亚、非洲、南美、中东、亚太等海外石油战场上。他们将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的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他们将自己的人生路,融入到祖国石油事业的振兴路,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中国石油工业走向海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庄严使命。

历史不会忘记,不管学校处于任何曲折困难的境地,历代教职工始终保持对学校最真挚的情感,始终不减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学校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他们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共同担负起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他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秉承科学精神,不懈探索,孜孜以求,成就了石大的学术传统,促进了石油科技的不断进步。

石大人的奋斗与奉献,不只在石油,不只在教育。我们永远记得,在上世纪那场艰难漫长的中国复关与入世谈判进入攻坚期的时候,当十年之前——就是石大50年校庆那一年,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是我们尊敬的吴仪校友,以过人的智慧、勇气、信心、魄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范和气派。不论身居何职,不论何种岗位,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当民族召唤的时候,石大人总是挺身而出,勇担重任。

60年来,历代师生校友共同缔造了石大厚重的办学历史,协力书写了学校曲折而又壮丽的创业史诗。也正是历代师生校友的奋斗奉献,成就了学校在石油工业发展中的功勋地位,为学校赢得了令人敬重的社会声誉。在今天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海内外的校友们,向学校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向全校的师生员工,向全体石大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当我们感动于石大人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风采,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一代代石大人爱国奉献,拼搏奋进?透过学校60年发展的历史画卷,我们看到贯穿其中、生生不息的——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传统,使石大人这一群体具有了独特的风格。

1983年,老校长杨光华先生在建院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学校有一个“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后来在1986年召开的学校第六次党代会上将其确定为学校的校风,把“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确定为学校的学风。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凝练出“惟真惟实”的校训。这些精神传统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是广大师生校友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是推动学校开拓奋进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地弘扬和培育开放图强的精神。纵观石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融合了名校基因、石油情怀,生动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石大人共有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千千万万石大人以国家为先,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石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石大诞生于国家初创、百业待兴之时,成长壮大于改革开放、民族振兴之际,也必将圆梦于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走过了甲子春秋,石大又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学校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提出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石油能源事业和石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在建设“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美好愿景的鼓舞和引导下,石大人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始新的创业征程,踏上新的圆梦之旅。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始终坚守服务国家、服务石油、服务地方的使命,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国家建设、能源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抓住提高质量这一核心,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不断强化办学特色和优势,立足打造国际一流的石油学科,夯实基础学科、加强支撑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形成学科合力,支持石油学科引领行业、问鼎一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创新性人才队伍,成就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提高对行业和社会科技进步的贡献度。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坚持开放合作,大力推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继续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拓展国内外合作,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提升办学水平,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视野,推进学校的开放发展。

在新的征程中,学校将继续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秉持育人为本、人才为本、学术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价值追求,传承、弘扬、发展好石大的优良传统,让石大精神在一代代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60年的沧桑,60年的辉煌,60年石大人共同铸就的光荣与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60年,只是学校历史长河中一段闪光的里程,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还需要我们协力同心,携手并进!60周年校庆,既是辉煌历史的检阅,也是崭新未来的开始。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企事业单位、各兄弟高校、广大海内外校友、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下,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必定会早日实现!可敬的石大人在为石大梦、能源梦、中国梦的奋斗贡献中,一定会再续华章,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链接: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教授致辞

沙特阿拉伯王国科学院院长穆罕默德·苏韦仪博士致辞

教师代表姚军教授发言

学生代表吴非同学发言

校友代表牟书令同志致辞

【 作者: 来自:本站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汤平如】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