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王大勇摄影
校长山红红致辞 王大勇摄影




专家学者作报告及留学生代表发言
【本站讯】为贯彻落实学校开放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进程,7月5~6日,学校举行2014国际合作暨国际教育工作研讨会。来自外交部、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国家留学基金委、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相关专家、领导应邀参会并作专题报告。校长山红红,副校长查明、李兆敏、刘华东,学校各教学院(部)、有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研讨会并听取报告。
校长山红红致欢迎辞,简要介绍学校办学情况、近年来国际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希望与会专家、领导为学校国际化发展坐诊把脉、建言献策。
研讨会由两部分专题组成:国际合作专题和国际教育专题。国际合作专题包括9场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国际形势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思考,国家级外专项目、公派项目全面介绍和兄弟院校成功案例分析;国际教育专题包括8场报告。报告内容既有全国来华教育工作的全面展示和兄弟院校成功经验介绍,又有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的成功经验介绍与思考以及在校留学生对中外教育的对比和对学校来华留学工作的建议。
在7月5日的会议中,教育部国际司杨晓春处长做了题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顶层设计”的报告,指出高校国际化顶层设计需发挥顶层的决定性作用,自上而下展开,要注重各相关部门和因素的互相配合和衔接,设计目标要具备可操作性。
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陈化北做题为“特色行业高校国际化战略研究”的报告,强调高校要以“特色化”为基础,通过“国际化”和“信息化”,助推学校快速高效发展。报告肯定了特色化办学的优势,鼓励我校对准国际名校找差距,通过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和科研信息化提高国际化进程。
外交部亚洲司李春景副处长做题为“海上丝绸之路和东海南海局势”的国际形势报告,从中国的海洋观、21世纪海上丝绸的走向、重点地区、发展目标、东海南海外交策略、区域合作等几个方面,以大国外交的宏观视角,介绍当前国际形势,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我校能源领域先进技术在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国家外国专家局熊德义主任做题为《外国专家项目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报告,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生动阐释高层次人才引进对于大学建设的巨大带动作用。
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曹士海做题为“国家公派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报告,分析了公派留学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回顾国家公派留学工作基本情况,着重介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并建议我校充分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计划,把握机遇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
查明做题为“凝心聚力、重点突破、谋划发展”的报告,介绍我校国际化的尝试与探索。报告对我校近年来外事工作以及留学生教育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并且从优势学科带动基础学科国际化、顶层设计实现行业性大学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化、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发挥顶尖国际专家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我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在题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培养”的报告中,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愿景和策略,介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做法及工作体会,提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山东大学佟光武教授做题为“国际化,大学生存的必需——兼谈国际化思维与路径的建立”的报告。报告以山东大学为例,分析了国际化课程对于高校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并分享山东大学国际化战略目标,同时提出“国际化路径”、“国际化与被国际化”的概念,对高校国际化做了生动有趣的探讨。
中国海洋大学戴华处长在题为“国际定位、特色赶超”的报告中提出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科学、水产科学等学科为例,分享该校进行学科国际定位、突出特色发展与国际目标赶超的成功经验。报告还对高校的一流学科发展与其国际化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在7月6日的会议中,进行了国际教育专题研讨。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贺向民秘书长做“全国来华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的报告,通过公布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生源特征、学习专业分布特征、各省市区学历生和长期生增长率等核心数据,介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充分肯定我校近年来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的所取得的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更高期待。
清华大学吴运新教授做“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的管理与发展”的报告,介绍清华大学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尤其是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发展特色。
北京理工大学王恩林教授做“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报告,阐述建设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重点环节与重要措施。
在下午的会议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栾凤池做题为“目前我校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指出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案建议,包括:提升全校上下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认识;进行政策引导,措施激励;教学院部成为留学生教育的主体;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构建四个平台,拓展留学生教育发展空间;实施四项工程,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不断开拓完善学校留学生教育的硬件设施;积极创建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示范基地等。
石油工程学院孙仁远教授做题为“全英文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以油层物理品牌课程为例,总结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已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应在与全英文课程建设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立体化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及教学网站建设上有进一步发展。
理学院高理平教授做题为“提高留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报告,说明目前留学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模式改革是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且构建留学生教学模式应反映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最后,两名留学生代表发言,谈了自己在中国学习的体会,以及中国与其本国教育方式与理念上的差异,对我校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和教学环节提出建议。
查明在闭幕式上指出,本次会议共有17场报告,从各个层面充分介绍国内外国际化办学的现状、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加强了学校师生、管理工作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对于今后的工作能够起到有效指导作用。通过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路与途径,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战略,充分发挥国际化对于学校提升办学实力、打造国际一流大学的助推作用。各单位要认真传达和传递研讨会的重要内容和信息,查找本单位的工作差距,切实推动国际化发展;整理和吸收各行专家和学者的经验和建议,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做好单位顶层设计,通过不断改善、改进,提出本单位国际化改革新举措。
研讨会期间,山红红还会见校外专家陈化北等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