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现场 钟宏摄影

韩乔生为师生作题为“一个传媒人眼中的体育世界”的讲座 徐敏摄影
【本站讯】4月8日,身着一身深色衣服的韩乔生亮相逸夫礼堂,为石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一个传媒人眼中的体育世界”的讲座。韩乔生睿智、风趣的语言风格受到在场师生的热烈欢迎。
讲座开始前半个小时,会场座无虚席,很多同学甚至坐到了台前的地上。虽然腿脚不灵便,但是这位央视名嘴的嘴上功夫依然了得。“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当熟悉的声音在会场响起的时候,全场爆发出阵阵笑声。“怎么了?”韩乔生疑惑地问大家,很明显同学们的笑声已然说明了答案。“哦,感觉像体育比赛直播现场是吧?”他索性将体育比赛解说的开场白现场还原了一遍,以满足在场观众的期许。“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坐落在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中南海畔的中国石油大学,下面……”韩乔生又讲了一遍那段经典的开场白,大家捧腹的同时,不禁想起那个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熟悉的韩乔生。
讲座过程中,韩乔生误将“美国对亚(三声)洲运动会的报道”读成了亚(四声)洲,他立刻道歉:“对不起,这里说错了,应该是亚洲(三声),必须扣钱。”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在韩乔生看来,体育一直是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体育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比如说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在物质生活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的八十年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体育在中国人的心里发生着潜移默化地改变,与此同时,中国体育传媒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央电视台报道团队从1986年汉城亚运会的31人发展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384人,26年,中国体育开始腾飞了。“中国媒体在境外报道的巨大改变,体现了国内老百姓对体育的需求、对体育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从1984年走上体育解说员的工作平台,如今已经工作了30多个年头。从最初与TVB合用一个62平方米的小场地,到现在拥有独立的转播工作间,韩乔生见证了央视在体育转播当中的成长,也磨练了自己的能力,形成了独特的“韩乔生语录”。“英国裁判跳下去了,中国裁判孙淑伟在打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韩乔生在解说跳水比赛时说出了第一句经典的韩乔生语录。从开始的排斥,到现在可以自在地调侃,韩乔生坦言,他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了很多人的意见。2002年开始,韩乔生开始写作语录体文章。
“体育解说员要成为一个杂家,旁征博引,张口就来。”刚开始从事体育解说员工作时,每天的解说时间超过10个小时,加上准备材料的时间,每天的睡眠不足5个小时。艰苦的工作条件,让解说员吃了不少苦头。提及当初在汉城亚运会的报道过程,韩乔生说:“已经不能用艰难来形容,几个人挤在一个几近缺氧的狭小空间,每隔几个小时就要被迫休息一次。”为了更好地完成解说工作,韩乔生需要解说自己并不熟悉的项目。为了解说好马术比赛,韩乔生自掏腰包,请专业人员喝咖啡,请教术语的翻译问题。“我们在解说的过程中,要保持思维敏捷。导演让说五分钟,就得说满五分钟,每一句都可以随时结束。”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位名嘴的讲座中飞逝。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个思维敏捷、十分健谈的韩乔生,让人生敬。纵使腿脚暂时不便,但是他那颗对体育热爱的心,对话筒的熟稔,依然展现的淋漓尽致。报告结束,在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韩乔生的感谢。
(稿件作者 大学生传媒中心:徐敏、钟宏、丁慧、温馨、栗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