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本站讯】6月22日,学校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体育馆隆重举行。2025届全体毕业生、家长代表,党委书记吴强明、校长郝芳院士等校领导,各教学院(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导师代表等参加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副校长周鹏主持典礼和仪式。
上午9时,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郝芳院士作题为《守正持恒 驭变求新》的讲话,副校长戴彩丽宣读学位授予决定,党委副书记马国顺宣读《关于表彰2025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校领导、导师代表向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向校友信息员代表颁发聘书、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校长郝芳院士作题为《守正持恒 驭变求新》的讲话

副校长戴彩丽宣读学位授予决定

党委副书记马国顺宣读《关于表彰2025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

副校长周鹏主持典礼和仪式
“回望来路,我们每个人都曾在风雨中摸索,在压力中成长。是母校的支持与关爱,让我们拥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感谢母校为我们搭建学习与发展的平台,感谢各位老师在求学路上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引导,感谢同学对我们的包容和陪伴。”毕业本科生代表、经济管理学院赵芮瑶在发言中表示。
毕业研究生代表、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文贞分享在石大的成长求学经历,表示:“石大是梦想的沃土,不仅安放了我的求知之心,更点燃了我探索的热情,托起了我成长的翅膀。面向未来,我希望将知识本领灌注于工程实践,在解决国家能源化工领域技术难题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毕业留学生代表、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亚西尔分享在石大的成长收获,表示学校“惟真惟实”的校训对自己影响深远。他说道:“我把中国当作我的第二祖国,在石大的时光必将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未来,我将用所学知识回馈学校、回馈国家,让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到中国、读懂中国。”
校友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文昌油田群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陈可营,分享自己通过持续奋斗“从平凡走向卓越”的经历和体会,激励学弟学妹们坚定信念、追求卓越。他寄语同学们:“无论选择哪条道路,请记住:岗位可以平凡,但追求必须卓越;工作可以普通,但态度必须专业;环境可以艰苦,但意志必须坚韧。”

毕业本科生代表、经济管理学院赵芮瑶发言

毕业研究生代表、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文贞发言

毕业留学生代表、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亚西尔发言

校友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文昌油田群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陈可营发言
郝芳在讲话中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毕业生家长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郝芳表示,2025届毕业生是非常特别的一届毕业生,与学校共同欢庆了母校70周年校庆,共同见证了校史馆、游泳馆、地质公园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启用运行,共同努力使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双一流”建设评估,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软件学院等一大批国家级平台,共同克服施工之扰、奔波之劳,即将完成石大人的第四次创业——在古镇口再造一个石油大学。
郝芳提出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一是“守正”——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家国情怀。希望毕业生们弘扬石大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的专业所学、事业选择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变化的时代浪潮中始终坚守家国情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和智慧。二是“驭变”——在深刻变革中锤炼过硬本领。希望毕业生们主动适应时代之变,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之变,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坚持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兼容并蓄、跨界融合,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干事创业的本领,成长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才。三是“持恒”——在卓越之路上坚持长期奋斗。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是石大人的光荣传统和鲜明底色。希望毕业生们以时铭显院士和孙丽丽院士为榜样,不懈努力奋斗,锻造坚韧不拔的意志,用辛勤的汗水铸就璀璨的胜利勋章,成就卓越人生,在新征程上续写石大人的光荣与梦想。

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为校友信息员代表颁发聘书

为本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为硕士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为博士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为毕业生代表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为毕业生代表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为毕业生代表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为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代表佩戴绶带


为毕业生代表授出征旗
校领导、导师代表为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代表授予学位,为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代表佩戴绶带。党委书记吴强明、校长郝芳院士为即将前往西部就业、基层就业、能源行业就业及其他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代表授出征旗。
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师生合唱校歌《北京石油学院学生之歌》的铿锵歌声中,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落下帷幕。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通过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闪电新闻视频号、闪电新闻微博和互联网平台矩阵,以及学校官方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总阅读量达73万,点赞数达25万。
今年,学校共有7824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4735名、硕士研究生2799名、博士研究生290名。截至目前,1751名毕业生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就业,379名毕业生赴新疆、西藏等西部六省基层单位就业,1988名本科生进入“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