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30日,教育部网站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四个强化’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为题,对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着力在组织领导、课程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报道和推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四个强化”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着力在组织领导、课程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强化组织领导,把牢育人总方向。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校院两级重点任务工作台账,构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聚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学习培训、理论宣讲、学做结合各环节,不断健全完善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筑牢广大干部师生思想根基。推进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完善党建“双创”逐级培育体系,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实施“一学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研究生党员标兵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强化课程建设,筑牢育人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将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融入思政课教学,支撑思政课教学讲深讲透讲活,提升能源报国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着力将石油特色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课程教学中推行“中班教学—小组研讨”模式,通过辩论、演讲、经典阅读、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本科课程,建立一批以行业优秀企业、红色教育基地为主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开展一体化师资培训、千师带千校、“1+N”大中小学结对行动等品牌活动,搭建教学研究、师资培育、资源开发平台,推动构建“多元协同、纵横贯通”的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相关成果入选2025年度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强化阵地建设,拓展育人新路径。通过集中性社会实践、日常性社区实践、全年化志愿服务,打造“沉浸式”实践育人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新时代伟大变革,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深化融媒体改革建设,建成校园智慧融媒体系统和融媒体生产基地,构建策采编发一体、图文影音并茂、报网微号一体的融媒传播格局,产出大量有品质、有温度、有热度的网络传播作品,以展现石油精神为主线,创作交响乐和话剧《创造太阳》、歌舞《能源强国畅想曲》、话剧《校徽》等优秀作品,让石油情怀在学生中代代传承。统筹推进线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和线上“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各类物理活动空间84间,汇集线上各类学生微服务70余项。开展思想引领、心理团辅、创新创业、文体发展等育人服务活动,促进育人资源共享、力量下沉,让“小社区”凝聚育人“大合力”。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育人主力军。牵头组织全国石油院校共同梳理石油高等教育领域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典型,出版发行《遇见大师》《教育家精神与能源报国》等系列丛书,举办纪念铁人王进喜图文展、“院士中的石大人”、老一辈石油教育家专题展览等,系统宣传阐释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牢教育强国、能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努力成为新时代“大先生”。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监督体系,选树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模范教师等先进典型,组织师德建设月等活动,打造“荟萃午餐叙”等教师思政品牌,引领教师弘扬高尚师德,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批先进典型。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教师教学发展专题研修计划、教学名师计划“三大计划”,培育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名师和团队。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多名辅导员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全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45/202504/t20250430_118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