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今年30岁的乌干达小伙马天佑是我校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专攻电容无损检测技术研究。2013年,马天佑来到石大读本科,开启了他和中国的缘分。
十年时间里,马天佑已慢慢融入在石大的生活,对中国的喜爱也越来越深。他称自己是一名“乌干达式中国人”,将来想做一名文化老师,给更多人分享不同的文化。
“在石大,我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惟真惟实的治学精神。”马天佑表示,“我喜欢学习这些,我也喜欢教别人学习。”
马天佑 张楚林摄影
“学中文,我有‘独门秘籍’”
2013年,高中毕业的马天佑跨越万里从非洲乌干达来到石大求学。和其他留学生一样,他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学中文”。“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和翻译器,每次去超市和办事都是大麻烦。”马天佑表示,“我就通过电视剧中生活化的场景,边看边学。”
不过半年时间,他的中文水平飞速提升,不仅可以用中文侃侃而谈,还时常担任其他来华留学生的“中文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中文。
马天佑(右一)给焊接培训专家当翻译
2017年,本科毕业的马天佑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家乡,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几名前往乌干达创业的石大校友。会中文、懂石油的马天佑成为公司在乌干达“培训协调员”的不二人选,通过精准的实时翻译,确保了中国培训专家与乌干达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在那一年的工作中,我了解到因石油石化设备缺陷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这时,马天佑获得了中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决定继续回到石大进行深造。
做持续学习的“学业老师”
“我喜欢中国的一句古话,叫‘行行出状元’。”
2018年,回到石大的马天佑秉持着“惟真惟实”的校训,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位列专业第一,在硕博期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学校博士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
在殷晓康教授和武加锋副教授的指导下,马天佑针对缺陷电容无损检测进行研究,希望利用所学为石油设备作业时的安全问题提供保障。他已发表8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并在第20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在日常学习中,马天佑被称赞是来华留学生中的“学业老师”,“数学课上,我理解得快,我会用更简单的方式再解释给同学们听,帮助大家理解。”
日前,马天佑作为25名优秀学子之一,获得第十六届王涛英才奖学金。他表示:“这份荣誉对我而言是一份莫大的鼓励,我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马天佑(左二)获第十六届王涛英才奖学金
不止是学霸,还是位舞王
在中国生活十年的马天佑,不仅是一名在读工科博士,还是一位“石大舞王”。他在学校发起成立尊巴舞蹈社团,带领中外学生学习尊巴舞,还利用社交媒体分享他在中国的生活点滴。
“舞蹈是沟通心灵的纽带,能够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友谊。”马天佑自小热爱舞蹈,现在也利用课余时间带动身边同学学习舞蹈。每周六下午,在国际教育学院的前院广场上,他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南美洲尊巴舞,“看到大家跟着我学得很开心,我心里也很满足。”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范瑞祥也称赞道:“他就是为舞台而生的。在他的带领下,很多同学加入进来,一起感受舞蹈的魅力。”
马天佑带领同学们学习舞蹈
“学霸”“舞王”“中国迷”……在身边同学看来,马天佑是一个“全能选手”,“行行行、行行通”,而他更喜欢别人叫自己“老师”。
“教育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希望将来我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无论是中国的风土人情,还是科研领域的奥秘,都深深地吸引着马天佑不断探索,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中国大学教师,将自己的学术知识和跨文化经验传授给其他同学,为中非友谊和知识交流搭建起新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