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9日至12日,第二十四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62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00余位代表来校参会,共同研讨原子、原子核物理和相关学科的前沿进展、新技术应用,分享交流近代物理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陈向军教授,我校副校长周鹏出席会议并致辞。
第二十四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现场
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于1990年举办首届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经过30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了“钻研教学,发扬学术,注重应用,鼓励交叉,包容开放,追求卓越”的办会特色,是我国高校原子、原子核物理及近代物理的重要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平台,我校于2022年成为研究会秘书长单位。本次会议由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中国核物理学会核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理学院承办,《大学物理》期刊协办,得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等组织的支持。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刘玉鑫作报告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刘玉鑫介绍“101计划”背景下原子物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情况。报告指出,基础学科“101计划”是由教育部统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筑基性工程,重点是推进“四个一流”建设;课程要以立德树人、启迪智慧为目标,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品质和创新能力;教材建设要依据认知规律和学科范畴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组织基本内容,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更新课程内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卢征天作报告
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卢征天介绍具有高灵敏度、超高选择性的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报告指出,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具备单原子探测能力,可以用来分析环境样品中同位素丰度仅为百万亿分之一的81Kr,使得81Kr测年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近年来团队已经提取分析了来自七大洲的水样,为研究地下水循环提供了关键的时间信息。
与会专家汇报交流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的22位专家学者汇报了各自科研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原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应用、近代物理课程建设、物理学类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与会专家参观校史馆
会议期间,“101计划”原子物理学研讨会召开,全国“101计划”高校原子物理学教学团队代表围绕教材建设与课程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召开扩大理事会,我校理学院琚敏被推选为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