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学精神 促转变 建一流】

建筑系:小中见大,教育教学改革走新更走心

发布时间:2023-07-23 18:06:1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近日,2023届建筑学毕业设计作品先后在讲堂群、图书馆进行展览,各种充满奇思妙想,有创意又“接地气”的手工建筑模型,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建筑1802的尚学滨结合学校古镇口校区建设需求完成的“校园设计”选题,获得了校内外评委们的一致肯定,最终获评优秀选题。建筑系系主任李佐龙说:“毕业设计选题全部来自青岛本地真实地段的工程,学生们能把建筑设计与学校特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很有创新性,也很有现实意义。”

自成立以来,建筑系坚持“立足能源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定位,聚焦新工科背景下“基础扎实、能力过硬、素质全面”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面向社会,突出实践特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走“新”更走“心”。

教学“小课堂”融入社会“大平台”

近年来,建筑系的课堂教学充分挖掘青岛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西海岸新区的国家级地缘优势,主动融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平台”,推动课程资源配置与产业链紧密挂钩,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拓展实习实训、探究性实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第二课堂等教学渠道,建设高端产学研融合平台,多方探索校地、校企融通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

建筑系连续六年邀请校内外专家评选优秀毕业设计

为了让学生的设计成果接受更多来自社会的检验,建筑系已经连续六年邀请来自建筑教育与行业一线的专家担任毕业设计答辩评委。山东省教学名师、教育部建筑学教指委委员郝赤彪教授认为,“这样的毕业设计选题和环节设置,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专业发展进程,开拓视野,也能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成果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十四届青岛市政协常委、建筑学专业带头人邓庆尧教授认为,将国家建筑发展规划中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夯实标准化、数字化”“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等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切入点,构建一套科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综合设计能力强化和实践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体系”,是建筑学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课堂之外,建筑系教师经常带学生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实地调研融合,天启星幼儿园、薛家岛长者生活照顾之家、木之春康养中心、青岛韫山爱老院……近三年,师生参与第二课堂和双创的比例近100%。

建筑系学生在虚拟现实实验室中用VR设备体验自己的设计作品

建筑系依托青岛市首个“虚拟仿真(BIM)实验室”打造的“建筑解析与空间体验虚拟仿真实验”荣获山东省一流课程,成功上线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乡村振兴时代命题下的乡村建筑设计专题教学实践”获评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第三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年度教学创新三等奖”。

“在实验室里,我更深入地体会到数字技术在建筑行业带来的革新,通过VR场景还原,可以操纵手柄去到任何一个地方,沉浸式体验百年前的建筑工匠们是如何建造以及隐藏在现实世界背后的历史建筑的秘密。”回想起在实验室学习的场景,建筑学2018级学生张玮宁受益良多,她所在的团队利用实验室完成了青岛市江苏路基督教堂修缮BIM技术服务,以此为核心制作的《青岛历史建筑数字(VR)博物馆》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建筑“小工匠”承载服务“大格局”

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技术与人文相渗透”的综合性专业,只有承载现实需求、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格局,才有广阔前景。于是,建筑系紧密围绕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区域产业发展前沿,通过改造“4个设计课程年级教学组”+“4个理论课程教学组”+“4个教师工作室”的教学团队,打造了以“美丽乡村营造、建筑遗产保护、绿色建筑与新能源利用、建筑数字化设计”等为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向,着力涵养师生的“工匠精神”。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近5年,建筑系获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18项,承担了纵向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此外,还承担了青岛石河头村美丽乡村建设、中央美院青岛校区BIM优化设计、新疆喀什叶城新藏益栈建筑设计等30余项工程实践项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建筑系教师陈瑞罡主持设计的新藏驿站正式落成

2019年,建筑系教师陈瑞罡带领学生团队主持设计的“新藏益栈”在新疆叶城县新藏线100公里处的努尔阿巴提村正式落成,既为新藏线上的骑行探险者提供了休息补给的场所,也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设施,还提升了当地的就业和生活质量。项目斩获了“世界华人建筑创作奖”“发展中国家建筑设计大展银奖”“UIA第IV届巴库国际建筑优秀奖”等荣誉,向世界展示了建筑系的风采。

建筑系教师现场为学生讲授建筑构造实验

在建筑系教师的指导引领下,建筑系学生也参与完成了定点扶贫单位内蒙古科左后旗乡村环境提升设计等139个项目,在霍普杯、谷雨杯、中联杯等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竞赛中累计获奖130余项。

“真正走入基层去实地调研,了解使用人群的想法,对我的设计启发很大,让我的作品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人民,让设计在服务社会民生的舞台上闪光,这激励着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建筑学2018级学生陈禹彤说。

专业“小目标”凝聚育人“大能量”

建筑向上延伸,教育向下扎根。在专用教室、美术教室、评图空间里,建筑系师生有更多的机会一起碰撞创意的火花,师生双向讲评,一起动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师徒制”育人模式。

在“师父”的带领下,从学校新图书馆、玉兰苑餐厅等校园微空间改造,到连续两年代表毕业生向学校赠送手绘、3D打印建筑等纪念品,“学徒”们真切感受到了“学用贯通”的价值和意义,曾参与学校南堂公共区域改造设计的建筑学2015级学生李娜直言:“既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向全校展示建筑学专业的成果,又能造福师生,还能提升学校的文化艺术氛围,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建筑学2013级学生赵炜鹏在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中获学生组一等奖

建筑系学生以青岛市江苏路基督教堂修缮BIM技术服务为核心制作的《青岛历史建筑数字(VR)博物馆》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二十年来,建筑学专业已累计培养600余名本科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5%,升学率达到37%。毕业生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GMP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设计院,获得全国 “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勘察设计“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全国勘察设计“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二等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公共建筑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谈及未来发展,李佐龙表示,要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在“一带一路”“双碳”等国家战略推动下,把准时代新人培养的着力点,一手抓教育理念更新,一手抓措施跟进,持续推动数字化协同下的“课堂革命”,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多元探索,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建筑系党支部书记许剑峰说:“将个人所学与国家、社会、学校的需求有机结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是我们育人的宗旨。”有方向,就有定力,建筑系在向着自己设定的“小目标”前行的路上,渐渐凝聚起蓄势待发的“大能量”。

【 作者:郑健 孙娜烨 马尉博 来自: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代海燕】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