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在石大校园里,有这样一群美丽的身影,她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们投身科研,躬耕不辍;她们服务奉献,心系学生。她们就是可爱可敬、优雅美丽的石大女教工。广大女教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学校事业发展和社会改革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精神品质。
芳菲三月,巾帼如歌。在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以主题彩绘、专题讲座、文娱活动、献上鲜花等多种形式向女教工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学校举行巨型彩绘活动,为女教工献上祝福 王一龙摄影
女教工制作彩绘 杨安摄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女教工开展咖啡主题活动 张琰摄影
经济管理学院工会开展插花主题活动 叶赖华摄影
化学化工学院女教工举行健步行活动 任绪乾摄影
理学院为女教工献上节日的祝福 高旭摄影
文法学院为女教工献上节日的祝福 王家琪摄影
研究生院和审计处联合开展手绘帆布包活动,为女教工工作生活添彩
让我们走近石大女教工,一起感悟她们意气风发、拼搏进取的青春力量,领略她们的巾帼风采。
刘华:女性也可以闯出广阔的天地
刘华是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长期以来,她躬身油气勘探领域,科研攻关、教书育人,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地球科学需要持之以恒的研究,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不论男女,个人的选择、定位以及努力程度决定了未来的成就。”1996年高考时,刘华第一志愿填报了学校石油天然气地质专业。“在这里,我见证了一代代石大人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光辉历程,这也深深地鼓舞着我为国家能源事业不断奋斗。”
刘华老师为学生讲解设备操作
“‘敢为人先、能挑大梁’,是勘探尖兵应该展现的勇气和担当。”刘华表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学院作为油气勘探科教领域的“排头兵”,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方面责无旁贷。2021年,刘华成为学院建院史上第一位女院长,深感责任重大。在她的带领下,全院师生士气高昂、团结奋进,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学院师生眼中,刘华是一名“闯将”,在多个领域奋楫争先、勇立潮头。除了承担作为院长的管理工作之外,她还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一批重大课题的参与者、国家一流课程“油气地质与勘探”主讲人、山东省思政示范课“油气资源勘查与工程”负责人、本研一体化(油气地学类)1901班班主任……尽管工作繁忙辛苦,但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师生同事的鼓励、家人的理解支持成为刘华一往无前的动力。
刘华希望将这份力量带给更多女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女性也可以闯出广阔的天地,女性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影响学生,我们要将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精神传递给女大学生,引导和帮助她们成长成才。”
乔英云: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
乔英云是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含碳能源绿色低碳高值化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工作中,她是大家口中的“穆桂英”,带领团队“征战沙场”,突破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利用难题。作为骨干成员,她参与创制腐植酸全降解液态地膜,避免了白色污染,产品集“农膜、肥料、土壤改良剂”于一体,在17个省市推广应用,团队研究成果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她参与发明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制取腐植酸环境材料新技术,团队研究成果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建成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2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首次实现生物质快速热解制腐植酸和下行床反应器的工业化,产品在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无废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乔英云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任绪乾摄影
乔英云永远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她经常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试验,通过深入浅出的讲授和耐心巧妙的引导,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乔老师温和谦逊、热情开朗。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她对学生热情相待、毫无保留,像朋友一样给予学生理解、包容和帮助。疫情期间,课题组部分学生无法回家过年,乔老师便把学生接到自己家中过节,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乔英云老师也为所有女同胞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愿大家每天都是温暖的、灿烂的、美丽的、自信的,我们要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做最好的自己!”
王静:基层工作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王静是石油工程学院的一名本科生辅导员。她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享受和同学们共同成才的快乐。在石大求学期间,王静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温暖和教诲,从那时起,成为一名辅导员的想法开始萌芽。从毕业机缘巧合成为兼职辅导员,再到幸运留校成为真正的辅导员,她一路走来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也更加充满信心。
王静老师为毕业生党员送上政治生日纪念卡,激励毕业生党员不忘初心
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垫付手术费、添置新衣,半夜守护生病的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坚持完成学业……王静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浓浓的师生情,学生把她写进毕业论文致谢里,毕业学生每次回石大都要来看望她。“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辅导员,陪伴和帮助学生成长是我的分内之事。”每当想起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王老师内心便充满了温暖,工作便充满了动力。2016年,王静带的第一届本科生面临毕业,当时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同学对前途感到迷茫。她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行业信息,给同学们打下“强心剂”,引导学生坚定信念,积极就业。工作中,她大力推动“思政+石油”教育,所带的五届毕业生离校就业率均超过92%,累计932人前往三桶油等能源行业,近1/4学生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和海洋平台工作。
王静打趣道:“辅导员需要三寸不烂之舌,七窍玲珑之心,刀枪不入之身。”她始终对辅导员工作保持热情,对学生的成长不遗余力,表示“这份工作基层而平凡,但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只要我们投入热情,真心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爱他们,引导他们,学生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意义所在!”
王增丽: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实现价值
王增丽是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副教授。带班多年,她在调动学生学习和科研创新积极性上,有着自己的“秘笈”。她提出用“一个工程专业撬动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思路,通过课程教学夯实学生科研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真实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在她的指导下,“油泥有未来——中国污油泥高效预处理开拓者”项目团队获得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团队负责人周宏洋表示:“整个科创经历包含理论和工程应用多个环节,王老师耐心的指导让我们一步一步得到沉淀和提升,这个学习的过程比奖项更有价值。”
王增丽老师指导学生科创团队参加比赛
“研究生我们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注重理论,企业导师指导项目应用与实践,双向结合使得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打通了高校到企业的壁垒。”王增丽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未来规划。通过学院组织的“名师有约”等活动,她积极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求学和科研经历,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帮助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和女教师,王增丽对学生的情况给予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更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学院2019级本科生赵强在遇到科研困难时常常找王增丽指导,“王老师会给我讲述作为一名年轻科研人的迷茫、经历和感悟,总是会耐心地倾听,感受我的心情,感同身受地开导我、鼓励我,引导我踏实走好每一步。”
“人生是一场场充满未知的华丽冒险,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向日葵一样,心向阳光,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蓬勃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王增丽祝福道。
王克霞:为自己热爱的工作努力拼搏
王克霞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深耕厚植是她坚守的初心和使命。2004年,王克霞入职学校,开始执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中国史”“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等多门课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她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将学习融入工作之中,积极参加新教材、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的培训学习,注意学习吸收新理论、新政策。
王克霞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流课程建设骨干成员,王克霞主动将地域文化和行业特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山东红色文化和石油精神案例。她积极探索运用新式教学法,将学生各自的学科背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设计不同的教学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王克霞认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缺少灵魂的教育。“教研相长”是她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只有‘重教学,强科研’形成合力,以科研实践带动教学活动优化、提质、升级,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她深耕思政沃土,把科研内容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给课堂添加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成为学生眼中把思政课讲“活”的好老师。
面对未来,王克霞充满信心和热情,“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我们要立足岗位,为自己热爱的工作努力拼搏,方能创造熠熠闪光的人生!”
巾帼展英姿,逐梦新时代。她们是我校女教工的代表和缩影,无数石大女教工立足岗位,担当作为,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