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24日,学校举行“通用基础学科提升计划”(理工类)验收会,对19个理工类通用基础学科近三年建设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和绩效考核。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孙金声,副校长姚军,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鹏,相关学院、学科和职能部处负责人,以及教授专家、教师代表等参加验收。
各相关学科从学科发展现状、首轮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建设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汇报,集中展现了计划实施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体现了目标达成度和成长提升度,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建设思路和举措。评审专家针对学科汇报内容逐一进行提问、讨论,并提出发展建议。
专家组组长孙金声院士在总结时指出,经过三年建设,各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进步明显,下一步应针对学科领域内的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找准发展“瓶颈”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注重发挥石油特色优势,加强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坚持走依托行业、融入山东、面向全国的学科发展之路。
姚军充分肯定通用基础学科建设成效,对做好下一步学科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学科负责人要提高认识和站位,切实担负起学科建设责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动学科发展。二是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在高端人才和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等方面加强谋划,集中力量办大事,提升学科显示度和影响力。
通用基础学科提升计划是落实“强化、拓展、提升”学科发展战略,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完善学科生态体系的重大举措,首轮建设期为2019-2021年,主要面向理工基础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等通用基础学科,涵盖26个一级学科(约占学校一级学科总数的80%),包括19个理工类学科、7个文科类学科,这也是学校首次针对通用基础学科开展的系统性、大规模建设计划。学校通过完善校院两级顶层设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明确学科优先、重点、培育发展方向,实施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推动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优化资源配置,投入经费超过1亿元,极大地促进了通用基础学科的建设发展。计划实施以来,通用基础学科新增国家级人才9人、省部级人才15人,5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1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新增国家一流课程5门、山东省一流课程36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12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4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项、联合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交流项目7项,形成了60余项特色技术,解决了能源装备安全检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创制等领域的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8项;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准纳入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岛软件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ESI前1%学科排名持续上升,化学学科排名已达到前1.2‰,数学、物理学ESI前1%潜力值大幅提高,其中数学学科潜力值已达到93%。通用基础学科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实施石油石化学科筑峰计划、通用理工学科提升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振兴计划,持续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围绕“高、大、新”,以高端平台建设为核心,力争在引育高端人才、建设高水平团队、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形成新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