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底青云做客第64期黄岛讲坛,作题为“油气开发中的智能导钻技术”学术报告。
底青云作题为“油气开发中的智能导钻技术”学术报告 王大勇摄影
通过介绍我国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现状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底青云认为立足国内是我国油气全球战略的基点。我国油气资源,特别是深层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的突破口。智能导钻技术与国外差距明显,存在核心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被垄断等瓶颈,其出路在于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从“资源为王”到“技术为王”的转变。
依托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底青云带领团队历时五年,持续开展地质导向、旋转导向和智能控制的科研攻关,在“控、传、测、钻”各环节,突破了高精度动态测量与控制、大推靠力液压偏置执行机构、耐高温高压随钻测井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原位实时探测多元信息、实时优化井轨迹”地质导向系统,“高造斜、高精度、自寻靶”旋转导向智能钻进系统,以及“钻进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轨迹控制”大闭环控制的智能导钻软件平台IDS Studio,在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大庆油田、中海油塘沽基地等地进行了实钻测试,结果表明其工作性能稳定,为打造国际先进的深层油气智能导钻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底青云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以钻头为核心、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地质导向发展随钻前探/远探技术,实现“看得更远”;通过随钻取样与原位分析发展成分测定技术,实现“测得更准”;通过智能导钻控制发展大闭环导向技术,实现“头脑更灵”;旋转导向执行机构更靠近钻头,实现“打得更快”。她同时提出,超远储层特性与边界探测设备和旋转导向装备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跨越式发展,未来技术创新将会主导新的能源革命。
第64期黄岛讲坛现场 王大勇摄影
报告结束后,底青云与师生进行了互动,鼓励年轻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为我国智能导钻事业贡献力量。
底青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面向油气、矿产等深部资源勘探需求,主要从事电磁法探测技术与方法、随钻测井技术与方法、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与方法等研究。聚焦地球复杂介质中电磁波传播路径及定量表征,揭示了极低频电磁波全空间波导传播机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固定源宽频带广覆盖的电磁法技术体系和高精度接收装备,实现了10公里级深度的地质体高精度电磁探测。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智能导钻”总工程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