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下发《关于表彰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通报》,我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印兴耀教授、化学工程学院肖家治教授名列其中。
印兴耀,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田企业科研项目,在Geophysics、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等行业顶尖刊物和勘探地球物理家协会(SEG)、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EAGE)等国际会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86篇,出版专著3部,论著被引用53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件,软件著作登记权21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已指导博士研究生5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人,为我国油气地球物理人才培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肖家治,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炉管结焦机理、过程模拟技术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先后承担中石化、中石油等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0多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开发的焦化炉技术被中石化发专文推广,目前已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工、地方企业等近50套延迟焦化装置上获得成功应用(其中山东省内应用11套),总加工规模达5000万吨/年,接近全国延迟焦化总规模的50%。该技术入选我国21世纪已工业化应用并有国际竞争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16项外推技术之一,为促进我省炼油行业提质增效和实施我国炼油技术“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开展,每3年开展一次。本届评选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表彰奖励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科技普及与传播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经逐级推荐、评审和公示,全省共有98人获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