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持口哨,右手举旗帜,上身穿反光马甲,下身立正挺直……这就是一名校园交通文明志愿者应有的姿态!”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2019级本科生崔宜德对于“标准动作”早已熟记于心,作为校园志愿服务岗的一员,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高峰时段关键路口的交通指挥志愿服务工作。“人流、车流混在一起会导致交通安全风险,设置指挥人员可以有效的分离‘两股流’,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为维护师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崔宜德谈到“入职”初衷时说。
交通志愿者指挥车辆通行 张梅龙摄影
“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整合校内资源,我们第一批设置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后勤监督服务岗、餐厅值班志愿服务岗、电脑义诊服务队等校园志愿服务岗位,鼓励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服务师生、接受劳动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团委副书记石国卿介绍道。据悉,本次4个校园志愿服务岗共招募志愿者240余人,分别由石油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管理,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明确工作流程、提供物资保障等促进校内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开展,不断贴近师生需求,融入文明校园建设。
从“受众者”到“主人翁”,角色转变助力校园文明建设
“以前只向往石大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现在无论走到哪个食堂,更关注舌尖上的健康!”作为餐厅值班志愿服务岗的一名志愿者,石油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颜铖征求进餐者建议,反馈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尽可能现场解决,帮助餐厅提高饭菜和服务质量。
为更好地促进校园餐厅文明建设,《餐厅值班志愿服务岗管理制度》对于如何创造良好的师生就餐环境做了具体规定:按时检查前厅开餐准备情况,协助餐厅经理对员工行为、食材安全进行监督,做好师生就餐秩序的维护,倡导师生勤俭节约,做好遗失物品的招领工作……“每次在餐厅看到穿马甲的学生志愿者就吃的格外放心!”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嘉腾早就关注到了餐厅里这群“兜兜转转”的同学们,通过交流了解了这项“让餐厅更值得信任”的工作。“食堂里随意插队的现象变少了,而且许多同学离开时都会自觉整理餐厅桌面。”在张嘉腾看来,校园就餐环境的质量明显提升了,让自己“吃的更香”。
后勤监督服务岗培训 李一丁摄影
此外,后勤监督服务岗志愿者协助物业工作人员完成公寓区巡查工作,创造良好的宿舍居住环境;电脑义诊服务队提供常用电子设备的现场维修、上门维修服务,解决师生生活常见的“电子难题”。通过一个个校园志愿服务岗,学生实现了角色转变,从“受众者”成为了“主人翁”,利用课余时间为校园文明建设贡献出青春力量。
从“第一课堂”到“动手实践”,志愿服务聚焦劳动育人
“一口气上六楼,虽然身体累,但心里很快乐!因为宿舍楼更加整洁干净了,同学们有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后勤监督服务岗负责人、机电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赵成成对这份“楼道清洁”工作特别自豪,之前他一直在寻找参与公寓管理服务的途径,现在校园志愿服务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赵成成不同,石油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宋云鹏参加志愿服务起初是为了获得第二课堂学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宋云鹏改变了想法:“服务同学,快乐自己,后勤监督服务岗让我感受到了为同学们服务的快乐,体味到了劳动后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协助公寓管理人员日常报修、引导师生正确使用智能垃圾箱、处理师生反馈建议……60名后勤监督服务岗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电脑义诊服务队帮助同学重装操作系统 陈瑞摄影
“做PPT时笔记本电脑突然蓝屏,马上向电脑义诊服务队‘求救’,他们贴心提供上门服务,一番操作之后解决了问题,真是太感谢他们了!”一名接受过电脑义诊的同学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惊险经历”。“电脑义诊类似于实习实训,既能增加我们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劳动成果、服务同学。”电脑义诊服务队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陈富是一名“计算机大神”,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为了“电脑义诊”的“主治医师”,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校园志愿服务工作。“欢迎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或对计算机软硬件有浓厚兴趣同学加入我们!”采访的时候,陈富不忘为自己的队伍吸纳人才。
校园志愿服务岗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服务性劳动,真正让学生走出第一课堂、走进第二课堂,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教育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从“单打独斗”到“统筹升级”,志愿服务体系尽显实效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许多校外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于是我们深挖校内师生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完善校园志愿服务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培训评价体系等实现校园内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团委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穆海涛说。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学校转变思路、主动出击,解决校内志愿服务活动“单打独斗”、不成体系、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对校内志愿服务体系进行“升级换代”,以专业的培训体系、完善的服务平台、适当的评价激励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优质、高效、贴心的志愿服务切实服务师生所需。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辅导员石鹏飞对文明交通志愿者进行培训 徐栋摄影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辅导员邓云强是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的指导教师,为了保证志愿服务的规范和质量,他带领学生多次调研、讨论岗位实际情况,起草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管理制度》经全体文明交通志愿者表决一致通过。
据了解,各负责学院根据志愿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别制定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管理制度》《后勤监督服务岗志愿者管理制度》《电脑义诊服务队管理办法》等,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若志愿者按时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及志愿服务工作,且考核合格,本科生可取得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全部学时!”完善的评价奖励机制吸引了很多学生报名参加。“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大学难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获得学时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校园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多好的事情啊!”山东省“青春贡献奖”获得者、志愿服务事迹被央视报道的我校本科生张润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