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要闻 > 正文
石大学子探索家乡变化 点赞美丽家园
发布时间:2020-08-15 20:52:27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我们这里滴灌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政府每年会检查、更新设备,不仅为我们省下不少开销,还增加了收成!”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走四方实践队刘彦彤在家乡四川晏家坝村农业基地调研时,当地村民的这段话让她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基层扎下了根,让广大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次返乡调研受到中国青年网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塞上湖城实践队队员参观学习宁夏历史  何玉凤摄影

今年暑假,像刘彦彤一样,在“疫中家国·决胜小康”专项社会实践中选择“探寻家乡变化,点赞美丽家园”主题的社会实践队共有800余支,3000余名石大青年遍访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通过观察、走访,深入探寻家乡近年来生活环境的变化,比较人民精神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变革,从生态治理、文化传承、农村农业发展等多个角度追寻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足迹,以青年人的视角和话语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历史新突破的伟大成就。

调研生态治理,关注“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宁夏地处西部内陆,自然环境不是很好,但是宁夏人民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风沙抗衡,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沙漠湖泊景观。此举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引来大批的招商引资项目和五湖四海的游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塞上江南实践队在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沙漠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进行实践调研,家乡的风沙治理给实践队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园区内的包兰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横贯沙漠的铁路,是一代代铁路人用他们的热血和汗水建设的铁路蓝图。有包兰铁路的存在,沙漠也能开出绿洲。看到列车在沙漠中飞驰而过,我心中是说不出的激动和自豪。那一抹抹顽强生长的绿色,体现了祖国的强大,体现了劳动者的坚守,体现了最美铁路的内涵。”实践队员贾子奇收获满满。

绍兴垃圾处理实践队队员探寻“无废城市”的秘密

生活垃圾分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无废城市”建设现状,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轩与五名同学一起组队在家乡绍兴,探寻“无废城市”的秘密。“自从国家推行垃圾分类之后,我们城市在垃圾处理中已经有了不小地改进。虽然现在垃圾处理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最终一定能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听完党群服务中心倪主任的介绍后,实践队员在周边村庄进一步实地考察。他们发现大多数村民已经有意识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但很难做到大袋垃圾的分类及部分小垃圾的准确投放。队长陈轩表示:“我们正在用合适的方式把分类的技巧传递给村民,让他们更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为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与家乡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干净美好的家园。”

探寻历史遗迹,助力文化根脉传承

“走进绿树成荫、花草盛放的岳楼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鲜明宋代建筑风格的文化广场。该文化广场突出了岳飞‘精忠报国’思想及‘家和国’元素,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底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美丽家园实践队在山东省济宁市岳楼村探寻家乡历史遗迹。查阅资料、现场考察、专题讲解,实践队员通过多种方式为村民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动员村民更积极地投入村庄建设和文化宣传。“岳楼村还将岳氏家祠作为爱国主义、廉政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打造,设计建造了孝廉文化墙,突出弘扬康熙年间著名清官岳峰秀亲民清廉的优秀品格。从小就听过岳母刺字的故事,结合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次调研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们也要积极传递正能量,创建和谐社会新风尚。”实践队员岳远俭动情地说道。

青春有我实践队队员针对建筑格局变化采访当地居民  崔文琪摄影

淳朴流畅的唱腔、质朴细致的生活风味赋予了黄梅戏独特的文化内涵。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寻根实践队成员在家乡安庆探寻传统艺术黄梅戏。当得知安徽黄梅戏剧团曾多次赴日、韩、朝进行交流演出且大获好评时,实践队员高孟涛激动地说道:“黄梅戏让我感受到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让我有了处在这样一种优秀文化背景下的自豪感。”面对当前黄梅戏单一的宣传方式等问题,实践队员汪敏给出了新思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当地政府可以扩大黄梅戏的周边产品,比如将黄梅戏特色文化符号与动漫、歌曲或者是文创产品结合起来,迎合当下人的观赏需求,潜移默化中推动黄梅戏在新的时代潮流中获得更具生命力的发展。”在实践调研中充分发挥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已成为石大青年助力家乡文化根脉传承的亮点。

见证乡村建设,点赞新时代美丽家园

外国语学院寸草心实践队走进六万山区,见证六万大山森林公园及附近村落在乡村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带动下的新旧变迁。近年来,六万大山森林公园打造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又带动了附近村落的农家乐生意。实践队员在对村民的采访中得知,国家大力支持他们发展林地特色农业,村民们利用林地种植八角,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六万山区曾经的两个贫困县,今年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当地政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所有行政村100%通硬化道路,广大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连入了4G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都有了保障。“祖国的乡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勇于担当,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践队员周振满对家乡贫困县的前后变化感到振奋和骄傲。

“疫”颗火星实践队成员参观蔬菜大棚  周亚茹摄影

地方政府网、公众号以及电话咨询……这些都是石油工程学院巴蒂实践队为找到可靠、精准的数据选择的调研方法,为了解近年来家乡道路建设情况,展现道路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道路建设对当地经济产生的作用,实践队员通过拍摄照片、录制视频、随机采访的形式实时记录家乡的道路建设情况。实践队队长张欢在景县梁集乡、降河流镇和温城乡分别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对农业、工商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对改善环境也十分重要,我们现在生活品质的提升离不开道路建设。” 政府工作人员的话体现出国家对道路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家乡道路建设为切入点,实践队员认识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让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给乡亲们发展经济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晋善晋美实践队讨论汾河流域水系图  任彩玉摄影

据了解,还有许多实践队深入家乡调研,在社会大课堂中关切现实、勇担责任,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文法学院青春有我实践队赴青岛、开封、邢台等七地针对房屋建筑的变迁展开实地调研,走访众多小区和村落,观察记录基础设施、房屋布局的变化情况,深入探究房屋建筑变迁背后的社会原因;机电工程学院“疫”颗火星实践队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走访当地农业局,实地考察蔬菜基地,了解农业科技现状,聚焦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石大学子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街道社区、探访商户门市,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青春的视角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宣扬乡村振兴成果,强化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助力建设新时代的美丽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 作者:霍宁宁 曲晓琳 白滢琦 来自:团委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蒋大森】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