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实践新闻 >> 教育关爱 >> 正文

 

山海情缘,搭建爱心桥梁

 

作者:李阳 程琰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2日 11:08:41  点击数:

----------------------------------------------------------------------------------------------------------

孩子们争相观察海螺 聂瀚摄影

结课典礼上为学生颁发礼物 宋宣毅摄影

与贵州大学志愿者合影

  【本站讯】8月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晖铜仁支教队的七名队员从山东省青岛市的唐岛湾畔来到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牛郎镇木寨完小进行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

  来自海滨城市的大学生们将会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去什么样的特色课堂呢?

  在山区课堂,开展“蓝色海洋”特色课程

  “看,老师要给我们发礼物了!不过那个是什么呀?好像还能吹呢!”一个叫做杨柳的小女孩高兴地和同学说道。

  原来,这是春晖铜仁支教队从海滨城市青岛为山区孩子们带去的开课礼物——海螺。孩子们拿到海螺后,纷纷吹响海螺,体味渔人吹响号角呼报平安的那一刻。此时,每个孩子都露出了兴奋与喜悦之情,更多的是他们眼中流露出对海洋生物的好奇之情。

  支教期间,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的积极提问与回答中得到了体现,一位名叫龚孙俊豪的三年级学生给人印象尤为深刻,每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他都会在第一时间举手回答,不管正确与否,至少他都思考过,这种学习态度值得鼓励与学习。

  在蓝色海洋之海洋动物的课堂中,队长李阳在讲到海星的时候,为孩子们展示了干海星,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着看。“好漂亮的海星啊!不过它为什么是硬的呢?”“海星离开水后就会脱水死亡,所以它原本柔软的身体就会变硬。”有的孩子拿着海星放在鼻子前闻一闻,但马上就缩了回去,“老师,海星好臭啊!”其实,那是海鲜的腥味,这对于沿海的孩子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第一次闻到海的味道。
生活在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大多对山外边的事物接触得不多,提起海洋更多的是迷茫。队员充分结合青岛的特色与优势,为山区的孩子们准备了“蓝色海洋”特色课程,内容包括海洋形态、海洋生态、海洋地貌、海洋植物、海洋动物等,为他们普及海洋常识并提高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

  生活在海滨城市的孩子们也为山区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他们给山那边的孩子们赠送了什么礼物呢?

  星星之光 搭建爱心桥梁

  在支教队前往木寨完小前,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港区小学的周主任组织小学生们为春晖支教队的暑期支教活动进行一次捐赠活动,有衣物、大大小小的毛绒玩具、彩笔、练习本、读物等,积米崖港区小学的孩子们的热情使队员们感到满满的鼓励与感动。

  支教期间,带过去的衣物赠送给了一些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部分文具则被当作课堂奖励。在结课典礼上,队长李阳对孩子们说:“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队员买的,而是我们大学旁边的一所港区小学的同学们赠送的。”说着,李阳翻开一个练习本给大家看,“大家不要看本上写了字,但这个练习本并未用过,上面的字是海那边的同学们为大家写的寄语和联系方式,他们希望与你们成为好朋友。”接着,李阳又打开一个心形的盒子说道,“这个盒子里面有海那边的一个孩子画的一幅画,还有一些贝壳、梳子等小礼物,并且她在里面贴了一张便签写道‘这些东西虽然不值什么钱,但都是满满的心意,希望你们收下’。”说到这里,教室里一片安静,在座的不少孩子的眼眶已经湿润。

  与其说春晖铜仁支教队是一个支教组织不如说是一座连接青岛港区孩子与贵州山区孩子的桥梁。也许山区与港区的物质生活、外界事物存在着差异,但孩子们都一样天真,都很爱。这个文明社会需要爱心来点亮,需要感恩来传承,在两地孩子们的身上似乎闪烁着“爱”的星星之光。

  在木寨村邻村的一个小学,有一支贵州大学的支教队伍在开展支教活动,两校的支教队伍相互交流,学习经验。

  交流经验,搭友谊之桥

  7月31日,支教队的五名队员走了近4个小时的山路才抵达中寨村完小,刚入校门,队员们就听到孩子们大声的背诵“闻鸡起舞”的含义。循着声音,队员们见到了正在三年级上语文课的“守望者”队员吴冬梅,下课后,队员们跟随吴冬梅来到“守望者”支教队的办公室,双方队员就支教的方式方法进行讨论。
”“我们的这次支教与正常上课的安排大致相同,由于现在正处在暑期,天气炎热,学生们大多走好几里路来到学校上课,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各班的班主任会在早上上课之前安排一次全班的点名,确保学生人数,在校期间不允许学生外出。”

  “除了教学生,还要会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对一些孤僻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经常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走出自己,热爱学习。”这是他们总结的众多经验的其中两条。

  两校支教队通过互访交流,搭建了友谊之桥,并提高双方的支教经验。



责任编辑:程琰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站维护:新闻网 Email:netnews@upc.edu.cn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鲁ICP备0504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