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实践新闻 >> 教育关爱 >> 正文

 

关爱夕阳红,传递正能量---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

 

作者:李红 王成园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3日 22:08:57  点击数:

----------------------------------------------------------------------------------------------------------

7月15日上午8时许,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研究生“夕阳红”关爱老人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兴园敬老院,开始了社会实践之行。本支社会实践队伍由6名来自理学院的研究生组成,他们利用暑假时间策划实施了这次关爱老人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为形成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进一步传递了正能量。

积极的行动,温馨的关爱

社会实践队细心地为老人们准备了多种水果,并小心地帮助老人清洗干净、剥掉果皮。在老人品尝水果的同时,大家便悄悄地为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变展开了行动。实践队员们决定分工行动,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擦窗户、擦桌子,不到两个小时,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明显地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此外,实践队成员还主动帮老人们检查健身器材,排除安全隐患。在检查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敬老院的一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并且缺少一些健身器材和娱乐中心,并将这些问题积极反映给敬老院的相关负责人员。每一处的行动无不透露着实践队员们对敬老院老人的关爱与贴心。

坦诚的谈话,心灵的沟通

随后,实践队员敞开心扉坐下来与老人们聊天,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虽然耳朵已不再灵聪,但是对于自己的故事却十分清晰地娓娓道来。“我有四个闺女,两个儿子,儿子有已经有了孙子,现在已经四世同堂啦!”问及老人的子女时,老人骄傲地向队员们说到。从与老人的谈话中,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老人曾在民国时期经历了裹脚的苦痛,也在新世纪新社会享受到很富幸福与欢乐。“和老人这样的谈话让仿佛我亲身经历了90年的时光。”实践队的一名队员笑着说到。

谈话过程中大家还了解到一个68岁的单身爷爷,一生未娶,一生无后,只能靠国家的低保生活,还要每个月都要交给敬老院800的生活管理费。家里面没有人很冷清,他已经连续四年都在敬老院过春节了。有的队员们听到老人的故事后心疼的流下了眼泪

深入的调研,不同的发现

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敬老院中的老年人可能都是由于儿女的不孝才住进去的。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志愿者在敬老院的义工活动和调查活动,深入了解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及需求情况,才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年轻人的压力也很大,为了事业花费很大精力,往往顾及不了家庭。老人们自己便考虑住在敬老院中,这样他们可以和其他的老年人一起聊天,聊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感兴趣的话题,并且由于年龄相仿,老人们往往可以更好的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并且敬老院的悉心照顾也是老人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

真诚的付出,无限的感动

社会实践队伍感觉这里的环境很温馨,老年人的心态也都很开朗,护理人员对老人们的态度很亲切,就像对待自己家里的老人一般,充满了关爱。他们对每位老人的情况也较为了解和掌握,饮食三餐不重样,顿顿有肉更是难能可贵,对每位老人不偏不向、公平公正亦是值得肯定。

一位实践队的队员告诉记者:“今天在敬老院看到的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下半身瘫痪,但是在敬老院里他又找的一个伴,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一直照顾她,当我们问他们是两口子吗时,老太太很不好意思的说算是吧!”在洋溢着无限真情的敬老院中,大家感受到了真情与爱的力量。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研究生,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义务来担起敬老爱老的社会责任,继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树立关爱老人的榜样,做到‘和谐社会,由我开始’。”



责任编辑:青协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站维护:新闻网 Email:netnews@upc.edu.cn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鲁ICP备0504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