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近年来着重推动校内志愿公益活动的发展,截至2010年10月,全校已有注册志愿者近15000人,志愿与微笑已成为清华学子的习惯。
学校加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形成高效协调工作体系
1991 年,清华大学以八十周年校庆为契机,成立了以校花“紫荆”命名的“清华大学学生紫荆义务服务总队”。1996年10月31日,更名为“清华大学学生紫荆志愿者总队”。之后,校内各院系也陆续建立了紫荆志愿者分队,成为学校开展志愿公益活动的中坚力量。2002年12月,全国第一支完全由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总队研究生服务团成立。2005年9月,校团委成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改组紫荆总队,进一步理顺了组织机制,形成了依托各级团学组织的完善的工作体系。
在良好的志愿公益氛围和厚实的志愿公益活动基础上,学校注意将主动引导与同学自主参与相结合,鼓励同学成立志愿公益类社团组织。正是在学校的引导与同学自身热情的影响下,大量同学加入到各类志愿公益活动中。在一批志愿者骨干的带领下,各类志愿公益类社团协会在清华出现,成为学校开展志愿公益活动的重要力量。截至2010年,校内注册的公益类社团协会有17个。
立足大学校园、辐射社区社会,形成立体化志愿公益服务网络
经过多年的发展,清华大学从校园、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学校的志愿公益活动,形成了立足校园、辐射社区、面向社会的立体志愿服务体系。
立足校内,志愿公益精神洒满校园每个角落。志愿公益活动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扶助,关心身边的朋友和校园环境,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紫荆志愿者总队的同学们长期开展在食堂义务擦洗餐桌、收餐盘,为同学修电脑,摆放自行车,义务扫雪等活动;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们开通“清新热线”,多年来义务为全校同学提供“心理辅导”志愿公益服务;“十一”、“五一”黄金周和周末校园义务讲解是紫荆总队的传统活动,为来清华参观的贵宾、访客、学生及各类团体介绍清华风物,传播清华精神,年接待参观者量超过10万人。
辐射社区,营造清华周边和谐环境。清华志愿者从校园走进周边社区,形成了关心离退休教师的“朝夕相伴”项目、电脑维修进社区、老年大学支教等活动,与周边社区形成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在2008年开展的奥运英语进社区的活动中,年轻的志愿者们每逢周四、周五下午,就轮流前往四大社区基地:榆苑小区、青云北区、软件社区和双榆树南里社区,给社区居民讲解奥运英语专用教材《学英语300句》,并带去他们自己精心准备的授课材料。为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和连续性,组织者们还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制定专门的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每个社区的每次活动,以保证学员意见能得到及时反馈;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保证教课形式和进度的统一等。一名参与活动的英语专业的志愿者说:“在我们将奥运英语带进社区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更多的与北京市民沟通交流的机会,走出象牙塔本身就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里没有的东西,关于生活,关于家庭,关于为人……”
面向社会,用一流志愿服务回馈社会大众。清华志愿公益服务工作越来越多地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走进社会进行志愿公益活动,开展公益支教、大型赛事活动服务、临终关怀、关爱弱势群体等公益服务,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其中,2006年开始的中美大学生暑期扶贫支教活动,历经五年,共有1144名清华大学学生、167名清华大学青年教师联合282名美国师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足迹遍及15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方的中小学师生从中美大学生的支教中一方面获得了知识和信息,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交流中获得了信心。正如一位当地学生给2008年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赴安徽舒城支队的临别赠言:“你们的到来带给我很深的震撼,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新的认识,使我更加有斗志,有信心。”
建立长效机制,培育公益土壤,营造志愿公益氛围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志愿公益事业的长期发展,真正让志愿与微笑成为大学生的习惯,离不开志愿公益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校园志愿公益氛围的营造。
清华大学不断建立与完善志愿公益工作长效机制。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独立开发志愿服务注册认证系统。志愿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可在系统上发布活动信息,并对相关需求进行描述;志愿者经过该系统注册后,通过登录该信息平台有效地获取志愿公益活动信息,并选择是否参与某一项志愿公益活动,参加后可以获得系统的志愿服务时间认证。截至2010年10月,全校已有注册志愿者近15000人,总认证时间接近30万小时。基于本系统,学校对志愿者根据服务时间进行分级嘉许,每年评选“星级志愿者”并给予表彰宣传。
为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学校建立了志愿公益资源平台,广泛收集、分类、发布相关信息,形成以传统、精品项目为主导,多种类志愿项目百花齐放的局面。志愿公益资源平台一方面对接校外优秀的志愿公益资源,另一方面又将志愿公益活动信息及时地反映到同学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学校还依托志愿公益资源平台制作了志愿者电子月刊,汇总发布各类志愿活动信息,宣传优秀志愿者事迹,通过平台发送给每一位志愿者,真正实现信息共享。2010年,学校积极引导各院系紫荆支队、公益类学生社团协会,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为农民工子弟小学开设一些对针对性的课程,将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例如,医学院、汽车系、计算机系、美术学院的紫荆志愿者支队相继为农民工子弟小学开设卫生、汽车、电脑及艺术类课程等等。在“关爱农民工子弟”的平台上,社团、院系把现有的教育关怀类资源有效整合,有需求的紫荆支队、学生社团协会、党团班集体就可以来这个平台上获取资源、开展服务。
自2007年起,学校专门开设志愿骨干培训班,“薪火”班。通过课程化培养,为全校的志愿者骨干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同学们的志愿意识和志愿精神,为清华的志愿公益事业提供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培养一批具有志愿公益精神的志愿者骨干。此外,通过加强对外交流,每年组织志愿者骨干与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志愿者交流,学习先进理念,提升素质能力。
清华还注意普及志愿公益理念,营造校园志愿公益文化氛围。从2007年起,学校将每年的5月份作为“志愿文化月”,12月的第一周作为“志愿公益周”,集中开展志愿公益理念的普及与宣传活动,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各公益类社团协会和各院系紫荆志愿者分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集中开展了支教、义务讲解、普法宣传、生态调研等系列志愿公益活动。与此同时,还将校内的优秀志愿者代表进行集中展示,邀请有关专家和杰出的志愿公益人士走进学校,向同学们讲述志愿公益事业发展方向和趋势,分享志愿服务经历,在校园内营造大学志愿公益文化氛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前夕,清华提出了“建议清华同学在校期间至少参加20个小时的志愿公益服务”的口号,引导更多同学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