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讲,“三严三实”的每一条要求都很重要。但严以用权最为核心和关键。能否正确用权严以用权,是对领导干部最经常、最实实在在的考验。
严以用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是被赋予的配置资源的力量和管理社会的责任。我 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人,人民把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再由多数代表的意志授予各级各部门的国家机关,于是,领导干部才成了国家权力的具体操作者。也就是说,权力是社会公器,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这与我党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基于对我们的信任而赋予的。严以用权是领导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严以用权,要对权力心存敬畏。权力就是支配力,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非对称性,所以权力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权力是个好东西,有了权力也就有了平台,权力越大平台越大,我们的理想抱负才华可以因此得以更好地实现和施展。另一方面,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诱惑力。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权力容易让人飘飘然产生膨胀感。有的干部以为有了权力就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于是利令智昏胆大妄为,以致最终走上腐败犯罪的不归路。所以邓小平告诫领导干部:“我们拿到 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只有敬畏权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心有所止、行不逾矩,不越轨不出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明代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胆子太大,无所畏惧,肆意妄为,是迟早会出事的。
严以用权,严在决策。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权力就是做决策定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一是科学论证,二是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邓小平同志说:“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一个单位,不按民主集中制办事,没人敢提意见,什么事都由一个人说了算,是用权任性的 表现。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少一些力排众议独断专行,多一些协商民主平等交流;不居高临下,不以势压人,不搞一言堂。只有尊重民意、集思广益,倾听呼声、博采众长,才能听得进真想法、好意见、金点子,一个单位才能上下通畅、相互和谐、充满活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严以用权,严在用人。用人是 领导干部手里一项特殊的权力。“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用人是否科学合理得当,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和示范性,会影响一个单位的风气和工作状态。严以用人,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坚持选人选才的程序和标准,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任人唯拍、任人唯吹;要不搞小圈子不立小山头,不以自己的眼光评判人,不按自己的交情选拔人,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让老实人、干事的人、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
严以用权,严在花钱。任何一个单位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支出公款的权力,都多多少少有签字的权力。签字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签字的权限越大,一定是权力越大。但权限越大,责任和风险也越大。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在每一次签字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该谁花的钱谁买单,保证花钱要为公,花钱要有效,花钱要负责,明明白白花钱,明明白白签字,使每一笔账都能经得起组织的审查检验。
严以用权,最根本的是使权力行使符合规则、符合制度。切记:公权不私,谋私即盗。有权也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