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


“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开放发展战略,继续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实施国际校园计划,结合学科发展布局,围绕人才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等,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构建国际平台,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交流空间

新增海外合作院校78所,总数达197所,较2015年底增长53%。学校先后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2016)、“一带一路”高校联盟(2017)、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2018)等国际联盟平台;作为“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创始成员之一,我校承办2018第九届中欧工程教育联盟研讨会,巩固了与中欧工程教育联盟欧方各成员高校的实质合作关系;通过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合作,成为欧盟伊拉斯莫斯(Erasmus)奖学金计划资助院校。获批2个山东省与加拿大和与“一带一路”俄语区国家国际交流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13所国外高校及机构共建校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搭建10多个校级海外专业实习和文化交流基地。

拓宽引智渠道,切实推进国外优质资源引进

聘请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40余名海外专家来校讲学、开展科研合作等,较“十二五”增长16%,其中长期外籍专家130余名,较“十二五”增长54%。聘请外籍客座教授23人,外籍荣誉教授14人,聘请外籍教授总数达到121人。学校设立国际合作交流基金,培育国家级引智计划,资助校级重点引智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引智效果。

“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取得突破。新增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获滚动建设2个,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获批中组部外国专家、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累计63项。2019年首次获批山东省外国专家讲座项目和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各1个,依托“外专双百计划”全职引进1个院士团队。获批3项“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多位专家荣获国家和山东省荣誉称号。

加大公派引领,务实开展大学生国际交流项目

派出4166名学生赴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进行攻读学位、联合培养、学术交流、课程研修及专业实习,是“十二五”期间的2.74倍。其中国家公派项目共派出学生829人,431名学生获CSC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获批人数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5;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批10项,位列全国前20;CSC俄乌白项目首批获批人数位居全国前5。

为拓展大学生国际视野和第二校园经历,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几十所国外高校开展了专业实习、暑期学校等项目,共派出学生1000余名,较“十二五”增长150%。“本科生国际交流基金”项目的开展,开拓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带动了校际合作项目实质对接和学术交流。学生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进入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学生数增长89%,获SPE亚太地区Petro Bowl国际石油知识竞赛冠军1次、亚军2次。研究生马搏、吕健赴非洲创业,并分别于2018、2019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加大派出力度,不断提升国际学术交流水平

教师出国学术交流1768人次,公务出访307人次,合计2075人次。派出人员分赴近70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校际访问、学术交流、搭建平台等,其中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法国等八个国家人员比例近70%。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1000余人次。121名国家公派和27名学校公派研修学者在外进行6个月以上的研修学习。

学校积极主办、承办各类国际或多边学术会议。共举办国际会议76次,较“十二五”期间国际会议举办数量增长46%。2016年举办国际会议14次,年参会人数1270人,至2019年增加到23次,年参会人数超过4000人。其中,自2009年至今,先后承办测井学科不同专业方向的十届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实施国际校园计划,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大力推进实施国际校园计划,分别推出了海外名师讲座、大学生学术交流、国际教育周国际交流活动、留学教育展等15类卫星活动。每年组织各类宣讲会近50场次,大学生创新理念分享平台活动20多场次。学校成为全国首批27所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的高校之一。

首届“国际教育周”以“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国际校园,开拓国际视野,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设计了全英语国际课程、专题报告、国际交流营等内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密苏里科技大学、阿伯丁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等23所世界知名大学的30位专家围绕多个学科门类,为本科生开展29门全英语课程、44场专题报告、5项国际交流营活动,参与学生近10000人次。

展开双向交流,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供人才科技支撑

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40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24个“一带一路”国家500多位专家来校访学和科研合作;共计351名教职工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4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访学。与20多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换交流项目,派出学生近千名。2016年以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2040人(占招生总数90%),派出学生877名。援建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成立“东非石油技能培训中心”等4个海外培训基地。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我国驻地企业培养培训人才1.2万余人。“叠前地震反演与油气直接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余项关键技术在俄罗斯、乌干达、尼日利亚、伊朗等国推广应用,有效支撑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来华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孔子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来华留学教育以服务国家能源和外交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国家来华留学相关政策文件为指引,通过严把入口关,强化培养全过程管理,实现来华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成为全国首批27所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试点认证的高校之一。“十三五”期间年均1200多名国际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历生占比72.7%,涌现出了国际杰青、王涛英才奖学金获得者、CSC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石油大学校长奖获得者等各种优秀学生。762名国际学生顺利毕业,作为宣讲中国故事、中国理念的友好使者,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孔子学院作为重要的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机构,积极服务于中塔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与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共建以“汉语+职业技能”为特色的孔子学院,开设类型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类课程,满足塔吉克斯坦各界人士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需求。主动参与当地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友好、合作、开放、包容的国际形象。立足于服务海外中方企业人才需求,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选送技术人员到中国定向进修,学成服务于中方企业,促进中塔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十三五”期间共计培养和培训学员2500多名,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加强高层互访,建立友好磋商机制,积极拓展海外合作交流平台

积极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切实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举办国际会议76次,较“十二五”期间增长46%

聘请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40余名海外专家来校讲学、科研合作等,较“十二五”增长16%

响应“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

切实实施国际校园计划,每年举办国际教育周、暑期学校、大学生国际学术会议和竞赛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孔子学院作为重要的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机构,积极服务中塔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图为孔子学院第一期汉语学习班学员结业合影

拓展大学生国际交流渠道,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大学生国际交流氛围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为我校颁发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证书

与美、加、澳、俄、英等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较2015年底增长65%


  相关链接:

  【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服务社会发展卓有成效

  【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突出

  【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

  【辉煌十三五系列报道】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作者:侯锐 王大勇 金光日; 来源: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新闻中心 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