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抗疫,留校教师共筑平安校园防线

    【本站讯】“孙院长,我申请入驻古镇口校区,请批准!”得知学校即将全面升级校园管控等级、采取更加严格管控措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军教授毫不犹豫地给院长孙道峰教授发去消息。翻开孙道峰院长的手机,像这样的“请战书”已经不下20封。

    近日,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山东省委、教育部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广大师生齐心抗疫,共克时艰。这其中就有包括张军教授在内的380多名教职员工向组织递交申请,与学生一起并肩抗疫,共筑平安校园防线。

    教师:坚守育人初心,扎根教育一线

    学校管控升级之后,共有250余名教师冲锋在前,坚守一线,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保障教学、科研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徐尚教授指导研究生进行方解石原位U-Pb定年分析 徐芮摄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特任教授徐尚第一时间报名留校,保证教学科研不断线。住校期间,徐尚积极参与学院的线上授课,落实驻校教师“点-点对接”巡查制度,早上8点前就到教室查看学院线上设备调试情况,保障学生上课质量;克服生活困难,每天在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工作到深夜,盯紧科学研究不放松,在油气成藏机理领域持续攻关;指导帮助研究生有序开展页岩有机碳氧同位素分析等科研内容,及时关注学生在校的心理变化,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坚决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坚决服从疫情防控大局。”3月18日,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戴彩丽教授在疫情防控专题线上工作会上再次强调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戴彩丽与学院全体留校领导班子走进学生公寓、学生课堂、研究生工作位、科研实验室,实际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除了一贯的严格要求之外,更多了一份温情与爱护,“我在这里,大家就可以安心。”一句朴素的话语彰显的是满满的关怀。与此同时,戴彩丽活用“疫情防控”这堂生动的“大课”,推进学院“素养提升月”建设,注重文明校风和优良学风培育,从源头做到高质量防控和高质量发展“两手抓”,变疫情防控压力为人才培养动力,促进学院内涵式发展。

    张彦振教授在加工制造技术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杨安摄影

    为保证对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设计持续指导,洪堡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机电工程学院张彦振教授义无反顾地选择留校和学生们待在一起,每日吃住工作都在实验室,全天候指导研究生开展金属增材和精密打印等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学校升级全面管控期间,我选择和学生们并肩战斗,既是一名教师的职责,又是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张彦振表示,疫情丝毫没有影响他科研和教学的进度,全面管控反而让他有了更多时间指导学生,学生们也更加专注科学研究,科研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郭文跃教授在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 元赛飞摄影

    “今天降温了,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多穿点衣服。”入驻古镇口校区的郭文跃教授早上醒来给留在唐岛湾校区工作的爱人方大夫发了这样一条信息。疫情当前,郭文跃第一时间选择留守古镇口校区。“作为学校的一员,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留守学校是一名教师分内的事。”郭文跃在古镇口校区一刻都没有闲着,指导学生做实验,帮助学生找工作,与学生谈心谈话。与此同时,作为校医院的医生,郭文跃教授的爱人也在第一时间选择在校工作,安排处理发热学生,开展核酸检测,守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就这样,一对老夫妻分隔在两个校区,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疫情防控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做出贡献。

    辅导员:和学生在一起,守护平安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管控升级之后,全体辅导员迅速行动,进入战“疫”状态,舍小家为大家,始终留校与学生在一起,进课堂、进宿舍、跑一线,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杨素琴在办公室与学生交谈 徐心怡摄影

    “妈妈要去学校值班,我给你准备了大量面包、方便面、自热锅,你自己在家一定注意安全,妈妈相信你能够照顾好自己。”怀着挂念和不舍、愧疚和自责,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杨素琴毅然选择在校工作。一方是刚上六年级的孩子,丈夫在外地,父母不在身边;另一方是管控在校园里面的315名学生,“越是困难时期越应该和学生在一起。”这个信念让杨素琴下定了留校的决心,与学生同心同行,共克时艰。

    杨建敏在办公室与学生点对点辅导交流 吴尧摄影

    3月13日18点,学校发出转移通知,“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安排,为最大程度确保花科子公寓区学生的平安健康,学校将安排大家转移到唐岛湾校区和古镇口校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杨建敏接到通知,一边召集博士生参加线上紧急视频会,一边紧急赶往花科子公寓区。到达后,杨建敏和同事栗磊挨个走访宿舍,当面说明学校疫情防控政策,为学生答疑释惑。经过简短交流,学生们表示非常时期理解学校安排,尽快整理完成转移。转移学生纷纷报告已经安全入驻宿舍和临时住宿点,杨建敏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1点多,两个孩子已经熟睡,而她还需要整理衣物准备入校值班。

    于华帅与核酸检测登记人员交流 魏伊婧摄影

    “喝到了暖暖的姜汤,身体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这是测绘1902班学生邹倩倩的朋友圈分享。而在前一天的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学生疫情防控调度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华帅叮嘱各年级辅导员,“今晚开始降温并有雨,明天上午核酸检测,请辅导员提醒同学们一定要记得添衣保暖”,同时辅导员提议学院给学生准备防寒姜汤。学生疫情防控头绪繁多,各项工作交叉交织,作为基层院部如何推动工作落实、有效调度处置各类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坚持每天召开调度会,贯彻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研究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研判和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李峰弼在教室查看学生上课情况 吴尧摄影

    今年的就业形势因为疫情影响格外严峻,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李峰弼深入摸排未就业学生,“一生一策”制定方案,鼓励学生参加线上云招聘,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冲击降到最小,这是他作为毕业班辅导员的写照;近400名学生管控在校,李峰弼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核酸检测现场,调度安排、维持秩序,他坚持一线原则,教室、食堂、宿舍、操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这是他作为留校值班辅导员的写照;由于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辉在外挂职,李峰弼便协助统筹全院学生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不落一人、不误一日,不漏一情”的工作要求,扛责在肩,冲锋在前,做到学生信息统计全覆盖、无遗漏,这是他作为在校院部学生疫情防控联系人的写照。

    党员干部:挺身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升级全面管控的决定下达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安排上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踊跃报名留校值守。各单位党政干部带头,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和优质服务。

    麻效文在南堂检查洗手液装置 杨安摄影

    “请问你公司还有多少张行军床?”“对,先要300张,请抓紧调拨。”3月12日学校决定全面升级管控,后勤管理处麻效文老师接到上级指示,协助做好留校教职员工的住宿问题。留培楼的床位明显不够,学校决定优先供给学院教职员工特别是任课教师使用,剩下的同志需要在办公室解决住宿。面对这一棘手问题,麻效文结合多次防疫工作经验,分4次为留校教职员工购置了968张行军床,解决了教职员工的燃眉之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麻效文将这句话作为后勤工作的“法宝”——任何事情都争取尽早完成。他每天很早就从办公楼前往学校西北门,冒着风险检查和协助接收粮食、蔬菜等物资,紧接着检查餐厅、教学楼、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卫生消杀情况。“相比于年轻同志,我的家庭负担算轻的,孩子已经在外工作,别看55岁了,身子骨还行。”麻效文笑着说,老党员就要冲锋在前,做出表率,相信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苏兴现场检查校南门值勤情况 田伟摄影

    “构筑平安校园防线的首要就在校门。”保卫处副处长苏兴在接到学校即将升级全面管控的通知后,倍感重任在肩。校门是防止疫情输入的第一道关口,如何做好严防严控有着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苏兴带领相关科室和校卫队的同志们加班加点研究校门人员、车辆进入管理办法,既严格遵循上级网格化管控要求,又充分保障日常物资供给,通过出入校园网络登记系统,实现疫情实时防控和进出人员车辆数据共享,构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对于如此严格的管控,也会存在极少数不理解的声音,对此,苏兴会耐心细致地做好管控措施解释和防疫宣传工作,每天除上传下达防疫工作相关要求和部署以外,还会在校门、核酸检测场地及学校周围走上几趟,及时劝诫传递物品、未戴口罩等行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张永宁到校医院看望受伤同学 方晓阳摄影

    “如果病情没有好转请及时跟学院联系,我们将抓紧安排转到校外医院做进一步治疗。”3月19日,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宁来到校医院,看望之前在核酸检测现场遇到的拄着拐杖的生病学生,张永宁仔细询问了学生的病情,跟医生了解治疗现状,要求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关注学生情况,也向学生送上温暖的祝福。入校值守以来,张永宁坚持既要做好疫情防控,也要将学院中心工作推进落实好,他进一步加强与师生的交流,进课堂、下宿舍、走访实验室,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召开院属单位负责人会、党支部书记会,推进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等工作开展。在深入毕业班学生宿舍时,张永宁与学生们沟通了毕业设计、就业情况等问题,提出将协调学院会议室供考研复试的学生使用。他希望同学们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实验,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用优异成绩和高质量发展彰显化学化工学院学子的青春担当。

    李守宪在清理核酸检测点卫生 阿提古摄影

    “我必须留在学校。”3月13日,在全校同心战‘疫’的关键时刻,59岁的校医院放射科大夫李守宪坚定地选择与广大师生并肩作战。从那之后,在核酸检测现场、在防控物资调配运输路上、在校医院门诊处、在校内值班医护人群中都能看到李守宪忙碌的身影。他将每一个医护人员微信群都进行了置顶,以免错过任何一条信息。在接到开展核酸检测的通知时,他也总是第一个报名。李守宪患有高血压,需要定时服药,但是降压药有利尿作用,穿脱防护服又很费时。为了不耽误一次就长达五个小时的核酸检测采集进程,他在几次该服药的时刻都毅然选择暂缓,承担着血压过高的风险来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用大无畏精神诠释了医务人员的职责。作为一名党员医务人员,用行动响应党的号召,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是我的使命。”李守宪说。

    “坚持就是胜利。”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学校留校教职员工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弘扬石大精神,用责任与担当、真干与实干,齐心抗疫,共克时艰,筑牢平安校园防线,守护师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