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中国青年网:高端能源赛事探索能源智慧,创无限未来
发布时间:2018-12-03 00:40:3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上海交通大学王彤彤介绍参赛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积舜 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赛选手介绍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积舜 摄

四川大学参赛选手介绍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积舜 摄

上海海洋大学参赛选择介绍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积舜 摄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3日电(通讯员 于美霞 刘小印 辛爱青 卢丽雯)“把风点机安装在水塔上,风电机产生的能量带动水塔抽水,这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供应照明设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讲堂群大厅,新型独立互补式风力发电与管道发电智能水塔系统前站满了参观者,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迟旭在讲解他们的发明。11月24-25日,首届“能源·智慧·未来”比赛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来自全国91所高校的大学生齐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享本次能源高端盛会。

能源燃烧智慧,双创助力未来

迈进讲堂群大厅,“追求卓越,能创未来”的巨型展示牌映入眼帘,“能源·智慧·未来”四列作品展示板前围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军用太阳能节能环保空调、节能型城市概念车、太阳能浮岛水体净化装置、新能源预测系统、无电力智慧洗车装置、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创新与创业两类作品件件创意十足,趣味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吸引了参观展览的同学们的兴趣。

本次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269所高校、2325支团队、8135名参赛选手、1978件参赛作品报名参加。经初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91所高校的220项参赛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于25日在我校留培楼进行答辩比赛。

色彩纷呈的魔方在机器人的机械爪如同飞轮一般飞速转动,不到十秒钟,魔方的六面就全部复原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兴雷团队的作品魔方机器人让大家惊叹。“这个‘手’速度太快了,我才观察完魔方开始想公式,它就已经拧完了。”201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刘振杰是魔方爱好者,在与魔方机器人的比拼中却占了下风。“8.2秒的速度,恐怕只有魔方界的大神才能与之一较高下了。”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彤彤的参赛作品“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是新能源组别的一个项目。“我们这个项目的内容是利用梳式防波堤处的波浪能进行发电。”王彤彤说近岸港口建设有很多防波堤,目的是为了防止波浪冲刷港口,但是冲击在防波堤上的波浪能量也是很巨大,因此她和团队有了利用这部分能量来进行发电、将其转化为电能供使用的创意,“这样既可以起到防波的作用,还可以发电,一举两得。”

“看着这些决赛的作品,在现场面对面与作品的原创者进行交流,感觉选手们真是脑洞大开,很佩服他们能想出这么多创新创意点。”2017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齐奥然在参观后感慨道。

创意十足的参赛作品不仅吸引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生的参观,还吸引了不少山科大、青理工等校的学子前来观摩学习。山科大机电学院大一学生苏文正就是其中一个。“今天过来主要想接触一下前沿的技术热点和研发方向,为以后自己创新发明打基础。现场的参赛作品让我大开眼界,真的学到了很多。”

除了求知若渴的大学生,现场还有不少小朋友的身影。中石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孙冰带着三岁半的儿子来到了现场,小家伙对模仿机器人、步兵机器人等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新意识要从娃娃抓起,今天带孩子过来就想让他提前感受一下创新的氛围,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此外,本次大赛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石油报、中国科学报、大众日报等十余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作为参与本次大赛报道的媒体之一,我在现场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众多优秀项目,在采访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以及实干精神,深切地感受到现在各大高校对于学生“双创”的扶持和帮助力度。”青岛日报记者郑文斌说道。

经答辩,共有4个项目获得特等奖,10个项目获得一等奖,60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本次大赛评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唐桂华对参赛选手高度赞扬。“这次总的来说作品的质量都比较高,大多数答辩队伍准备非常充分,创新比较突出,回答也比较流利。”同时,他还希望大学生创新创业多结合工作实际中,“当然也更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

“传统能源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大赛最重要主要体现在传统能源转化升级,新能源代表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如何在低碳绿色环保时注重能源经济怎样经济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戴彩丽教授在赛后说道。

戴彩丽认为,创新应该从源头,从学生开始。“创新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营造一个更好的能静下心去做的一个氛围,才能真正把创新的苗子培育好,一直到最后把中国新的问题解决好。”

一腔热情似火,四海宾至如归

本次比赛从5月份开始筹划,经历联系指导单位及筹备,实施方案发布及宣传,团队报名及作品提交,大赛作品有效性认定、作品初评、作品终评,现场布置及会务工作等阶段,全方位体现我校卓越的领导及组织能力。

为了全面对接参赛选手,保证每支参赛队伍都顺利到达决赛会场,负责参赛团队、来校企业校友、其他高校嘉宾“一对一”接送站工作的12个志愿者接待组早已各就各位。会务组、引导组、礼仪组等6个志愿者小组也到达了相应岗位。畅通的赛事安排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涵义。

“在哪些时间节点我们该做什么、路线怎么走志愿者们都会提前详细地告知我们,甚至会具体告诉我们他们在哪个地方等着我们,然后引导我们过去。”中国海洋大学的王杰为志愿者们点赞,“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志愿者们一直坚持送到我们上车。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同样令人暖心的行动还发生在这两天赛程的时时刻刻。志愿者们热情的微笑和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获得了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加比赛队伍的如潮好评,真正彰显志愿者“绝佳魅力”。

一排排“点名表白”,一波波“感谢刷屏”,“99+”的消息,满屏的红心和点赞表情令人眼花缭乱。比赛结束后,在“智慧能源未来总群”中,众多参赛队伍纷纷对志愿者们“点赞”。

面对大家的夸赞,负责整体协调大赛相关事宜的团委副书记曹亚楠谦逊地表示:“由于是第一届大赛,我们还有多有不足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

“在这两天的志愿服务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人手不够时,女生们主动干起了男生的活;引导组的同学在寒风中依然坚持;宣传组的同学没日没夜的赶稿子……”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志愿者苏晓伟对本次的志愿服务深有感触,“为学校变得越来越好无比高兴和骄傲,把全国性的比赛办的这么好充分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实力,我相信学校有实力举办更大规模的比赛!”

“通过本次的志愿者活动,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热情。”志愿者负责人陈楼表示,学校永远对同学们充满信心,志愿者们投入深挚的感情不仅包含了爱校荣校的意识,还有对于如何待人接物的学习,“这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人文科创并肩,浓厚底蕴深藏

“我们一直在强化素质教育,石油大学是很少几个有交响乐团的理工科院校。我们有用诗来教数学的数学老师,是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在G20讲话中的同声传译也是我们的青年教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郝芳在讲堂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不仅有理工融合和校企融合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更有浓厚人文氛围提高学生全方面素质。

营造比赛氛围,打造创新创业文化,是本次比赛影响范围大的有力彰显。 “从胶州湾海底隧道出来后便看到道路两旁有关‘能源·智慧·未来’比赛的宣传,校内也布满了展板和宣传板,可见比赛的高端与重要性。”参赛者兰州大学杨宸说道。

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也充分体现了学校浓郁的人文氛围。敦煌舞柔情描绘对蓝天白云、能源未来的畅想;《我与2035有个约》彰显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积极姿态;《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主承办方共同全国学校抛出的“邀请函”……精心策划的表演节目让参赛队员、指导老师和评委们感受到了青岛的热情,感受到了比赛丰富的人文与科技底蕴。

“节目表演水平很高,很精彩,演员也十分专业,融合多种文化,包括大量传统文化。”东北电力大学杜浩博激动地表示“石油大学刷新了我对颁奖典礼的认知”。

“学校举办‘能源·智慧·未来’规模这么大的创新创业比赛,我感受到了学校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参加闭幕典礼的2018级土木专业的高书磊被典礼上的规模所震撼,“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我也会在以后多关注创新创业,希望能和他们一样优秀”。

在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上,郝芳谈道,首届“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将闭幕,但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起点,他们将关注世界能源转型趋势、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优化大赛的模式和内容。 “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定能够越办越好,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之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能源的未来、社会的未来、青年学子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中国青年网(2018年12月3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高端能源赛事探索能源智慧,创无限未来


【 作者:于美霞 刘小印 辛爱青 卢丽雯 来自: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梁芳 审核:刘积舜】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