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石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石大 > 正文
中国青年网:​丑小鸭还是白天鹅——疫情下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模式调查探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16:49:49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图为实践队成员抵达祥和家园小区开展实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元壮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居民进行采访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元壮 供图

“咱们这里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疫情防控呢?”这是我在此次调研过程中询问最多的一句话。暑假期间,我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新冠疫情下农村社区的基层治理模式作了调查研究。调研发现,农村社区在人员进出管控、高风险地区外来人员“多对一”管理、理念宣传等方面工作,成为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但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

本次调研对象有山东省单县李田楼镇祥和家园小区(集镇社区),山东省单县李田楼镇赵都寺村(集村社区)和山东省单县李田楼镇中心社区医院,其中集镇社区和集村社区均在农村社区的范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疫情时期对于防控工作的总结必须深入社会,走进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病毒袭击的最后一线,能否筑牢基层社区对于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直接关系到整个疫情阻击战最后的成效。为此,我走进当地社区,了解当地居民防控的具体措施,体会“疫情下的中国之治”。在调研过程中,我清楚的记得当被问及当地社区的疫情期间管理措施时,所有人印象都十分深刻,在他们的言语中我始终能听到一个词语——“封闭”。正是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封闭,给小区居民出行上的限制,阻断了病毒传播的途径,为“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疏通了血管,打通了动脉。此外,疫情爆发以来,社区医院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和社区管理层联防联控,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开展防控工作,不放过一个疑似病例,不通融一位外来人员。正是这种“配合战”,让社区和社区医院为居民们竖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让疫情下的农村社区治理显得井井有条,防控得当。

在对农村基层社区的调查实践中,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建设,农村的变化——管理更严格,落实更到位,群众更配合,干部更负责。从家乡的抗“疫”行动中,我看到了政府细致入微的管理,看到了干部尽心尽责的坚守,更看到了群众的配合,各部门的联动。村干部为限制村民进出亲自驾驶挖掘机四处设障、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充当快递员为小区居民代买物品、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全员上阵进行体温等信息的测量记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的逆流而上给了群众们一个绝对安全的家,为最终的胜利吹响了号角。假若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也许永远也不能看到当代农村的变化,即使我自幼长在农村,体会到的也只能是表象上的不同,而不能够接触内里。农村基层社区的抗“疫”行动是近年来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对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模式的一次“大考”,试卷虽难,但分数不低。

不可否认,农村社区基层治理虽然已经摆脱若干年前脏乱差的“丑小鸭”的形象,但总体而言仍然差强人意。调研过程中,我从祥和家园社区居民以及赵都寺村村民那里了解到,基层百姓对譬如“网格化管理”等基层管理模式了解甚少;疫情期间政府医院与社区配合不协调,甚至出现了脱节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对人员进出管理宽松,未能起到预期效果。

加强政策实施落地、强化基层管理力度、建立长效联动机制……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有很多制度仍需完善。现如今,农村社区已俨然不是若干年前“脏乱差”的“丑小鸭”,但到“白天鹅”的蜕变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模式,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通讯员 程元壮)

中国青年网(2020年7月28日)

相关链接:

中国青年网:丑小鸭还是白天鹅——疫情下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模式调查探究

【 作者:程元壮 来自: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唐京茹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