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聚焦 > 正文
高考招生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让人担忧
发布时间:2012-09-27 22:09:3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入学率有了极大提高。据统计,2011年高考(微博)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68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超过75%,某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达到90%,绝大多数学生不愁没大学上。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比例越低,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的农村大学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招生办)、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均低于30%。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高校,农村学生都占大多数,许多大学甚至高达80%以上。是什么让农村学生离大学、名校越来越远呢?

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数量激增,这造成了事实上存在的就业难。虽然各个高校都声称自己就业率超过90%,但实际上水分很大,被就业很多,并不可信。大学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数量不断增加。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造成一些农村子弟对上大学没有积极性,因为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一些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找到工作,工资也很低,甚至不如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工资高,还不如早出来打工更合算。以前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身份,由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成为国家干部。现在城市户口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许多农村大学生不转户口,因为这样可以保留农村的土地,如果遇到农村改造拆迁,更可以得到几十万拆迁补偿。这样农村学生高考的动力自然减弱了。

大学学费和各种费用不断攀升,使一部分寒门学子难以承受。现在上大学一年一般需要1万多元,这对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负担很重。虽然高校有各种奖学金、助学贷款,但很难完全解决问题。一些农村家庭因学致贫,家里供应大学生的家庭普遍生活水平下降,生活压力加大,许多家庭房屋陈旧,破败不堪,家徒四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一些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而且各种资源正在不断向少数好的农村学校集中,不适当地撤校并点,造成农村学生上学困难,费用提高,难以支撑,导致辍学率上升。只有少数能够拼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才有希望考入重点大学。

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对农村考生很不利。自主招生出题比较灵活,知识面较广,农村学生信息比较闭塞,知识面相对较窄,通过率较低。参加自主招生的各种花费也使一部分农村学生望而却步。高校招收的特长生、艺术生、加分考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也很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种人才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农村的边缘化,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留守儿童很难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高考中很难与城市学生竞争,这导致恶性循环,形成马太效应。

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弟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造成人才资源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中国革命是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改革开放也是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理应得到更多更好的回报。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生活前景是中国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让更多的农村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才能使中国的发展更有后劲。

最近有些重点大学正在采取一些措施,照顾边远落后农村地区考生,提高录取比例,并从经济上加以资助,这是很好的现象,应当加以鼓励和推广。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在美国有专门的法律,被称为反向歧视法。根据该法律,对黑人等弱势群体在招生、申请奖学金、就业等方面加以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我们也可以参考这个做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考生,甚至规定农村学生的最低比例。

允许农民工子弟在打工城市异地参加高考,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为社会所广泛诟病的高校录取分数地区差距过大的不合理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迈入大学校门,真正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尽快做到在享受高等教育资源上人人平等。

【 作者:曹文振 来自: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高梅 审核:姜洪明】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