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文苑 > 正文
我的恩师
发布时间:2020-12-12 17:00:51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黄岛的冬天也无非这般。天气潮湿阴冷。不知是不是烧煤过多的缘故,虽然靠海,天空中也积压了一层沉沉的雾霾,总也不太晴朗。寒潮来的时候,先带来一阵大风,这点和家乡的天气很像。但这大风的等级却是不同的,海风的威力与内陆相比起来毋庸置疑。

第一次来黄岛,就是在这样的冬天,我来参加研究生复试。也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遇见了我的导师——孟庆伟老师。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第一次与孟老师见面是在笔试的考场上,由于我准备的不充分,内心非常紧张。所以当拿到试卷发现只有一张答题纸时,便怀疑少拿了一份,起身就去找老师了。当时的监考老师有两个,另一个老师长得什么模样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孟老师就站在讲台一侧,看着拿着试卷的我,平静地说:“没拿错。”强大的气场让我记忆非常深刻。以至于后面最终确定导师就是孟老师后,第一次点开孟老师的微信头像,我发出了如贾宝玉一样的感慨:“这个老师我见过的。”自此,我与孟老师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我所接触到的孟老师是一个对待科研认真负责,做事效率非常高的人。他的高效决定了在他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他又极其富有包容心和耐心,所以对于他布置的任务,当我们在截止日期之前完不成或者完成的不好时,他也不会过分苛责,而是帮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几个自己的例子来说:研一十二月份,孟老师让我对某篇论文的算例进行复现,来加深我对课题的理解。但是由于我对编程语言和仿真软件的不熟悉,直到一月底我才终于实现了算例中的部分内容。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腊月二十三,我给孟老师发消息问他有没有时间讨论一下课题,他二话没说就定在了当天下午,特意从家里赶过来与我一起探讨。等讨论结束后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他又急匆匆地赶回家去包饺子,还一再邀我去他家吃饭。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小年,本应该是全家团聚的时刻,然而我却因为自己的事情让老师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但是在孟老师的眼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是身为一个老师无论何时都应该做到的本职工作。

还有一件事情,今年三四月份,孟老师让我去申请两个与项目有关的专利。因为自己没有搞明白专利中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关系,导致第一次申请后出现了问题,需要重新进行补正。然而经过了第一次补正后,由于我的再一次疏忽,出现了新的错误,所以又进行了第二次补正,直至最后不得已撤销专利。整个过程下来总共耗时四个月,损失了近两千元。但是在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中,孟老师对我没有一句批评,只是指导我应该怎样去做,后来他打趣地跟我说:“这件事情过后,你可就是申请专利方面的专家了。”当时我内心感到无比的羞愧和自责,羞愧自己耽误了这么久的时间还让老师损失了这么多钱,自责自己做事情没有思考清楚、粗心马虎。是的,孟老师就是以这种对工作认真敬业、对学生鼓励宽容的举动感化了我,让我在科研这条枯燥无味的路上有了前行的动力。

孟老师除了在科研上对我们悉心指导以外,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的关怀着我们。中秋节给我们带月饼,遇到好吃的特产就给我们留几个,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冬天,我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住院了,孟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表示了慰问,当即给我准了几天假让我在家多陪陪家人,并且给我转了一部分钱以示问候。在我返校之后,他还不时地问起我父亲的身体情况。虽然最后我没有接受这笔钱,但是老师的举动让我如沐春风,他总是时刻地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心上,让我体会到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真切的关怀。

研二的上半学期,我有幸搬到了孟老师办公室里学习,在与他日夜相伴的两百多天里,我看到了孟老师身上作为青年学者金子般的科研精神。在科研的路上,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披星戴月,始终如一。疫情在家期间,由于我课题第二部分的仿真算例结果不理想,几乎每天都会和孟老师线上讨论,有时候讨论课题到深夜十二点也浑然不觉。为了验证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孟老师怕我编的程序出错,自己利用空闲时间,亲自编了几段程序来验证。虽然最后仿真结果还是不理想,但在孟老师的指导下,还是另辟蹊径,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看来,传道授业只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此之外,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学生的关爱宽容。而对于一个好的研究生导师,除了前面所述的几点外,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因为他们身上肩负的是这个时代科技进步的重担。唯有在他们的带动下,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转眼间,研究生生涯即将接近尾声。在研三的第一个学期,我同大部分研三学生一样,经历了焦头烂额的找工作阶段。在这接近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我都在全力复习找工作,孟老师不仅没有在课题、发论文方面催我,还给予了我极大的关怀和鼓励。虽然在课题进度上,我一直进展比较顺利,但是投稿之路却非常坎坷。原本计划十月份校招之前,我至少能够投中一篇论文,但是没想到在今年六七月份,投稿的两篇论文相继被退稿,当时的我压力倍增。这时,是孟老师施以援手,把师姐刚刚投中的论文给了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此外,在我参加国家电网的笔试、面试结束的第一时间,孟老师都及时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在我成功签约到心仪的工作单位时,孟老师显得比我更加高兴,立马组饭局替我庆贺。

往事历历在目,孟老师对我的好我都铭记于心。师恩重于山,我只想说,孟老师是我三年的研究生导师,更是我一辈子的人生恩师。他教会我一个人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教会我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教会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一个先有温度后有深度的“大写”的人。

最后以一件温暖的事情做个结尾。在搬到古镇口校区学习以来,由于还未供暖,实验室温度很低,孟老师和他的爱人听说以后,专门开车从老校区那边拿了一个电热暖气片载到了古镇口校区,怕我们受冷着凉。又是一年黄岛的冬天,但我觉得,因为有了一个好导师,这个冬天气候和暖、温暖如春。

【 作者:高涵 来自:新能源学院  责任编辑:张一帆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上一条:良师益友,亦师亦友

下一条:白黑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