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群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坛群英 > 正文
一息尚存 育我所好——记师德标兵、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姜兆儒
发布时间:2019-04-24 13:00:53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姜老师向我们传播着正能量,学生为能听上老师的课而深感荣幸。”“不论他讲什么,我觉得就是他身上那种很认真的劲头就值得学习。”“姜老师的选修课是逃一节心里都难受的一门课。”……这是在博客、论坛的留言里,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兆儒老师的评价。作为公共理论课教师,姜老师和他的课深受大学生欢迎和喜爱。“一息尚存,育我所好”,这是姜老师对教学的信念和追求,而这样的信念、追求,源于他对学生和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

“教师有责任举起引路的火炬”

姜老师从教30余年,先后讲授过《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人物选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每上一门课,课件的第一页上都有这样醒目的句子:“从容、宁静,用心听课;细读、深思,以学立人。”这是他对每一位学生的殷切要求和期望。

“在孩子们迷惘时,教师有责任举起引路的火炬。”在从教的道路上,姜老师始终把教师的责任和追求放在第一位,引领学生在迷惘时找到正确的方向。他坚决主张“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需要运用中医思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全面地关注学生,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姜老师将书中的大道理与学生做人、做事、求学的一般道理有机结合,力求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用正确的事例、理论鼓舞和引导学生;他利用业余时间,每年为本科生开讲座十余场,引导他们如何树立目标、培养兴趣,如何做人做事;他以新浪博客为育人平台,从2008年至今,已写博文117篇、约20万字,谈教育、教学、就业等与石大学生切实相关的问题,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2项,浏览人数超过7万人。他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地纠偏拨正,使之树立正确的“三观”。

姜老师经常给学生算三笔账:本科四年,实际在校学习时间是多少?在校期间,每听一节课,约花父母多少钱?每年升入“985”、“211”高校的考生,约占本年度全国大专院校计划招生总数的百分之几?以此引导学生,要珍惜时间,要对得起父母的付出,要将自己当作精英来培养。每次给新生做讲座,他都会引导新生思考三个问题:何谓大学?为何上大学?大学生行将就业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学习习惯,指导他们如何选书、怎样读书,他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解惑、引路,做照亮他们迷惘内心的“火炬”。

姜老师的一腔热情、丰富学识、幽默深入的解读,令他本人和他的课备受学生喜爱,他的课堂总是坐得满满当当,除了选课学生之外,还有许多未选上课的学生去“蹭课”,“蹭课”者甚至还有往届生、外校生和学生家长。今年2月25日,热工11级学生李培强和石工11级学生刘文昌回母校时,特意去讲堂群西环104教室,再次聆听姜老师的第一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李培强听完课后恭敬地加了姜老师的微信,给老师留言:“您是我遇到过的最有学者风范的老师,对我的人生启发很大。”

“我追求接地气的教育,有后劲的教育——能为孩子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姜老师每次提到学生都称他们为“孩子们”,他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教育、寄予厚望,衷心希望他们都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

姜老师始终如一的付出,得到了多方肯定。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被评师网评为“2009年(211院校类)各专业(课程)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历史专业第一名。他先后被学校授予“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的荣誉称号。姜老师坦言,“我很珍惜师德标兵这个称号,在即将告别心爱的讲台前夕,得此称号,起码说明我对得起‘教师’二字。”

“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称谓”

从教30余年、深受学生喜爱的姜老师,一开始并不敢做教师。他在兰州大学求学期间,有幸师从史学名家赵俪生先生。先生的风骨、风范、思想、人格以及卓尔不群的授课风格,令姜老师钦佩不已,他觉得为师当如赵先生。可自己的智商、师承、人生阅历等皆远不及先生,故一度不敢做教师。后来服从组织分配,阴差阳错成了一名教师。

“教师是个良心活,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一定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称谓。”从教后的姜老师以赵俪生先生为终生学习的榜样,力求做一名无愧于心,深受学生欢迎、爱戴的人民教师。

“一个好教师不仅应知道该干什么,还应知道不该干什么。”1997年,姜老师报名参加计算机初级培训,教他们的一名女老师老用不净的湿抹布擦黑板,擦得花里胡哨,板书清晰度极差。从那时起,姜老师就自己买质量好的黑板擦,每次上课随身携带,定把黑板擦干净,确保学生在看黑板时毫无“障碍”。

姜老师不仅在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倾囊相授,在细微之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更令学生感动。一次选修课上,姜老师发现站了几十个“蹭课”的学生,他问“蹭课”学生能经常来听课的有多少,11位学生举手。下课后,姜老师到多元商城买来10把塑料凳子,后来那10把凳子就成了“蹭课”学生的专属座位,直到今天。

姜老师在他的一篇博文里写道,“好教师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要给学生一杯水,需教师准备一桶水。”为了装满“一桶水”,姜老师不断扩充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在他看来买书、读书理应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1998年,姜老师便以2000余册藏书荣获东营市“全市首届‘藏书家庭’评选活动——十家藏书家庭奖”。

姜老师深谙教学相长的道理,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凡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老师讲课的不当之处,或发现课件中的缺陷者,他都会当即诚心鞠躬接受,并奖励平时成绩5分。一位叫冯卓如的学生在姜老师的博客下留言:“学生下课后去图书馆查看《后汉书》中的《范滂传》,原来书中的‘李杜’二人并非李白杜甫,而是李膺杜密,老师课上所说有误,学生在此指正。”姜老师回复学生:“好样的,该有此一追到底求学态度!”虚怀若谷、坦荡如砥,姜老师以他的师德风范、人格魅力感染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承担多年教学督导工作的姜老师,经常去听青年教师的课,发现问题,他会当面反馈给教师,帮助他们成长。“2011年前后,有一次姜老师听了我的课后,告诉我:课堂上不能只是自己在讲,还应结合课程内容去教育学生,在学生这段成长的关键时期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要教他们如何求真、向善、择美,甚至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多年过去了,文学院的魏学宝副教授依然清楚地记着姜老师对他的指点,“我以前只是考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如何做到更纯熟、更游刃有余,但姜老师跟我说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完满的人,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一息尚存,育我所好。”将教书育人视为人生最大信念的姜老师,面对即将迎来的退休生活,情不自禁地感叹“真的还想再教五百年!”这是一位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深深留恋和不舍,更是一位真正的师者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无限赤诚和热爱。

【 作者:代海燕 焦国红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报  责任编辑:陈志纲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