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如何提高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及油藏描述技术新进展

——地学院林承焰教授做客“油气地学”云端讲坛

发布时间:2020-05-06 09:11:03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本站讯】4月21日,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储层重点实验室(华东分室)和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华东分室)主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承焰教授做客地学院主办的腾讯会议室“油气地学”云端讲坛第六讲,为师生作题为“如何提高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及油藏描述技术新进展”的学术报告。

地质模型不准确的多重原因

林承焰从模型的组成、类型、作用三个方面详细刻画了地质模型的概念。他列举关键词“模型”在Geoscience数据库中所占比例来证明模型在地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从当下疫情出发,林承焰引入SEIR模型,并结合疫情预测的重要性,间接引出地质模型建立的重要性。

以英国北海70年代到80年代间原油生产的预测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为例,林承焰指出其原因是水平井生产状况与地质模型之间出现了矛盾。模型的不准确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不准确呢?林承焰认为是地质资料不全面、分辨率低、不可靠以及地下情况复杂、非均质性强、对相变的认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林承焰指出,模型不够精细,模拟网格过于稀疏容易造成预测模型与实际模型不匹配,多尺度、多类型模型问题考虑不充分则无法建立内部结构模型、宏观-微观多尺度模型的时空展布及演化,这导致了精确地质模型的缺乏。“最重要的是人为因素,我们受所学知识的限制,学科分工过细,专家知识和经验不足,缺乏团队协同攻关”,林承焰强调“人”在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借以“盲人摸象”对此作出形象的解释。在地质模型的建立上,林承焰表示:“我们的要求是模型更加精细、准确,预测结果更加可靠。”由此,林承焰提出问题:如何提高地质模型的准确性以及预测的可靠性呢?

提高地质模型准确性的多重措施

林承焰表示:“想提高地质模型的准确性,定量准确的预测是关键,而对地质的认识是预测的前提。”他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多学科综合和“三相”融合提高储层地质认识。林承焰给出一个应用实例:在对地层中层预测时,埋藏较深的成岩作用比较大,成岩的状态又受沉积的控制、构造断裂的影响,只有将构造、沉积和成岩三相融合综合考虑才能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二是地震地质学科交叉融合。林承焰介绍了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项新技术——薄储层等时沉积微相地震刻画技术,它将刻画精度从地震沉积复合体提升到单期次沉积体内部,识别厚度从十米级薄储层提升到米级薄储层,这是储层研究的一大突破。林承焰表示:“刻画新技术不但在平面上对不同尺度的大组合进行演化,而且对内部结构进行刻画,提高了模型的可靠度。”

三是提高地质参数准确性。林承焰认为:“将地质与测井交叉融合,建立流动单元条件约束下的测井储层参数求取方法,可大大提高渗透率的解释精度。”他由此提出现代沉积、露头研究、知识库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对地质参数实时补充、完善,以达到提高地质模型准确性的目的。

油藏描述新技术的多重进展

林承焰以疫情在国外的扩散情况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对于更加复杂的对象,不能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需要新的建模方法来提高预测精度,他列举了泥页岩储存地质建模、数字岩心模型、沉积数值模拟与地质建模、成岩数字模拟等建模方法。林承焰从泥页岩储存地质建模入手,考虑模型的相关因素,从岩相角度多尺度地建立宏观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逐级研究,建立微观尺度上的微观数字岩心模型。

“我们用现在的数据进行建模,但这个模型是如何形成的?源头在哪里?这就需要沉积数值模拟。”林承焰提出基于沉积过程的地质建模要从源头的沉积数值模拟做起,再与地质建模联系起来。在沉积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又有成岩数值模拟。随后林承焰列举“致密碳酸盐岩理论渗透率预测RGPZ模型”的应用实例,以此证明机器学习在渗透率解释模型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林承焰得出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既取决于单一学科的深入发展,也取决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建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结论。

讲坛结束后,林承焰与广大师生、同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吉林大学教授唐华风提出问题:“测试样品不能涵盖的孔洞和裂缝分析结果如何与实验室测试结果有机结合?”林承焰对此做出回答:“对孔洞参数分布建立知识库,根据知识库进行样品预测,另辟蹊径以便解决问题。”此外,林承焰一一解答观众提出的“断层对裂缝预测过程有何影响”“微观孔喉模型和宏观模型如何糅合”等问题。

【 作者:徐龙雨 韩月阳 梅丹洋 屈一帆 来自:大学生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