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国石油学会公布《关于授予2025年度中国石油学会会士的决定》,授予戴彩丽教授、孙宝江教授等20名优秀专家“中国石油学会会士”称号。这是继郝芳院士、姚军教授当选2023年度(首届)中国石油学会会士以来,我校再次获此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是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旨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励广大石油石化科技工作者以当选会士为榜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戴彩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青岛市副主委、山东省政协委员,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获全国创优争先奖状、孙越崎能源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长期从事油气田提高采收率与油田化学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建立了充分调控与有限度驱油结合的优势通道调控理论,攻克深层苛刻条件冻胶分散体控水增油材料和工艺,研发了非常规油气压裂-增能-排驱一体化压裂液技术,解决了常规中浅层、深层油田可持续挖潜和非常规低品位储量效益开发重大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山东省等政府类一等奖5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等奖3项。
孙宝江,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亚太区钻井工程技术奖、杰出会员奖、杰出工程师奖等。长期从事井控技术、海洋油气工程和多相流理论及应用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针对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地层钻井井筒压力安全控制困难的技术难题,创新了多组分多相变井筒多相流理论,发明了海洋深水油气钻探井控关键技术与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强力支撑了我国首个深水自营油气田陵水17-2的商业化开发,为我国深水油气安全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教学成果奖6项。
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每两年提名、评定一次。本次评定工作根据《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条例》《中国石油学会会士评选工作实施办法》,经中国石油学会会士,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单位会员遴选提名,会士评选委员会评选,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审定并公示,最终确定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