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次党代会 · 党旗飘飘

坚持不懈搞教研满腔热忱建支部——记山东省高校和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系党支部书记吴孔友

发布者:孙玉林 发布时间:2017-07-03

悉心教学,带头深造;倾心党建,以情暖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系党支部书记吴孔友,勤于钻研、积极深造,为石油科技和教育事业添彩;在党务工作中关怀人、鼓舞人,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

不忘初心,勇当领飞头雁

1995年,吴孔友从我校毕业,199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打铁还需自身硬。”吴孔友在教学和科研的事业上带头上阵,发挥榜样作用。

“教学就是个良心活,要舍得投入。”吴孔友在《构造地质学》课程上倾注大量心血。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他和课程组的其他教师通力合作,从讲课方式到讲课内容,都下了很大心思去琢磨。翻转课堂等创新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全校60多门学生最喜爱的课程评比,他主讲的《构造地质学》在年终学生考评中多次名列前茅。如今,《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实现了从省级精品课到国家网络精品课程的跨越。

“时间就是挤出来的,努力很重要。”每年寒假,吴孔友都放弃宝贵的假期时间,专注科研。

“寒假是宝贵的,连续的时间可以让思考逐步深入而不被其他事物打断。”吴孔友说,很多时候,工作中全新的突破口就是在静心思考时脑海中灵光一现。“自己第一次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就得益于假期里持之以恒的准备。”当年全校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不足10项。

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年轻教师也利用假期时间潜心科研,系里兴起了“乐于科研,勤于科研”的“科研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级别项目的数量逐年呈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留学进修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这对于教师成长是个好事,但是进修动辄就是一年半载,孤身在外,和家人缺乏交流;而且进修也意味着手头承接的科研项目面临终止,意味着教师手头上的工作要放在一边,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为了提高党支部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积极性,吴孔友率先垂范,带头报名参加海外进修。“当时在工作上,无论专业发展还是外语上都遭遇瓶颈,影响科研工作的深入,这使我下定决心要出国进修。”吴孔友回忆道。

2012年,女儿正面临中考这个关键期,最需要父亲关怀的时候。为了心中的石油梦想,吴孔友毅然告别家人,放下手中承接的项目,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脱产外语培训。攻克语言关后,吴孔友启程前往在构造地质学研究方面享有赫赫声誉的英国利兹大学进修,这一待又是六个月。

在这宝贵的时间中,吴孔友拿出在国内搞教学科研的劲头,专心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在实验室潜心进行研究,当年又成功申请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另外,在国外导师的指导下,成功发表一篇SCI论文,同时参加多次国际会议,在国际学术圈崭露头角。回国后,吴孔友成功晋升为教授。

吴孔友的行动强烈激发了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热情,不少人放下心里的包袱,主动请缨去海外进修。现如今,地质系每年都有一到两位教师出国进修。

吴孔友与班子同事协商决定,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在发展规划、职称晋升、学术资助等方面积极营造对青年教师有利的学术生态。

凝聚力量,发挥堡垒作用

作为地质系党支部书记,吴孔友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党支部的建设中。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吴孔友敏锐地意识到要将科研教学与党群交流结合起来。

他创造性地以野外考察为抓手,推动党群交流。每年,党支部都会组织系里教师外出野外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教师们席地而坐,就地质现象展开讨论。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教师们打破了资历之分,畅所欲言,在交流中进步。野外考察为全系的党建提供一个融洽的氛围。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地质系的广大教师深受鼓舞,扎根教学科研第一线,埋头苦干。地质系的青年教师汪必峰,每年暑期都承担繁重的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任务。在完成7月的新汶地质认知实习后,汪必峰主动请缨,申请8月的巢湖综合实习教学任务。

8月的巢湖,酷热难耐,气温动辄高达40摄氏度。条件如此恶劣,汪必峰坚守教学第一线,忍受着高温,往返于新汶和巢湖,为学生进行讲解。汪必峰的表现也被吴孔友看在眼里,经过组织考察,汪必峰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老师是我政治信仰上的领路人,对我意义非凡。”回忆起往事,汪必峰难掩内心的感动。

汪必峰是地质系党支部发展的党员之一,在吴孔友的带领下,地质系几乎每两年都发展一名党员。吴孔友也以野外考察和地质实习为基石,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方针:以专业探讨作为联系党员和群众的纽带,加强党群交流,提升集体的凝聚力。

2013年,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地质系成为第一个承担学校党建创新项目中的基层党支部。吴孔友汇聚多年的党建经验,和党支部副书记鄢继华一起完成了《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党群关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这一党建项目。

“提高服务意识—激发创新能力—立足教学特色—强化青年培养”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党群关系教育方法体系,尤其是立足地质学专业特色,借助野外地质实习和综合考察,有效落实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党群关系教育,在创先争优活动获评先进。

对于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吴孔友都给予充分的关怀,与班子同事一起为他们排忧解难。“为研究生排课的时候,吴老师都会亲自咨询每个老师,为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课表。”地质系吕洪波教授对吴孔友等班子的工作非常满意。

既有引领性,又有凝聚力,近年来地质系得到了快速发展,连续多次被评为我校优秀基层单位,地质系党支部2011年获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年获得“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涌现出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全国首届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等一批先进典型。吴孔友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2016年获得山东省优秀地质工作者,山东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也是山东省创新团队“油气地质与勘探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先后获得7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成绩都是过去大家共同取得的,”吴孔友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曾几何时,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从那一刻始,我们心里便多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