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2013专题 >> 志愿服务 >> 他山之石 >> 正文

               

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事迹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11 14:03:40点击数:

 

 

 

  自团中央倡导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来,作为全国高校中最先建立起来的一批青年志愿者协会之一,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党委,团委的关怀和指导下,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二个年头。南大青协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用饱满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在校园内外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简要汇报如下:

  一、总体介绍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不断拓展日常青年志愿服务领域,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建立了南京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平台――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网站(http://tuanwei.nju.edu.cn/volunteer/),这一平台包括注册、管理、考核等各方面的内容;创建了众多的品牌活动,如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或较早地开展了“居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法律援助”、“城市边缘的梦想――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爱心流动血库”、“共享有声世界――聋儿义工活动 ”、“大手拉小手――义务辅导员”、走进社区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为更好的加强我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供了广阔平台,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我校青年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志愿者”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南大校园里广为传诵,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深深根植于广大师生心中。

  二、特色活动介绍

  1、“城市边缘的梦想”外来工子弟学校义务支教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工涌入城市,目前,全国外来外来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240万到360万。在南京地区现已建立了大约40多所外来工子弟学校,他们的存在不仅提高了流动儿童的素质,减轻了政府和公立学校的压力,更有利于城市和整个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然而外来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为大部分外来工子弟学校都是“自生”的,他们很少能得到当地政府经济上的支持。这些学校基本上也是“流动人口”开办的,所以普遍存在环境恶劣、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关注和帮助外来工子弟学校这个特殊群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004年,南京大学团委、南京大学研究生会和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了“城市边缘的梦想”外来工子弟学校支教行动项目,依托于红山外来工学校开展定点义教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为外来工子弟的生存发展尽我们自己的力量,让社会主流群体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并把我们调研收集的一些基本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给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三年多来,我们开展义教的学校已经从红山扩展到育蕾、明光、双宇等另外12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先后有800多位同学义务累计志愿9000小时,其中包括了南大的留学生以及来自东南、南农和南师大等其他学校的同学。整个活动开展突出表现四个特征:

  ⑴、志愿活动项目化。整个活动以一个独立项目实施,主题明确,围绕帮扶外来工子弟开展各项活动。

  ⑵、社会实践基地化。创建南京大学-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义教活动,保证了志愿服务的长期化。

  ⑶、志愿服务规范化。加强志愿者管理,建章立制,严格培训青年志愿者,方位、多渠道地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

  ⑷、志愿活动多元化。我们开展的活动由点及面,包括几个层次,一是每天都开展的义务支教的活动,义教的课程内容丰富,有常规的英语、数学和语文,也有拓展性的如科普教育、心理辅导、手工、音乐、艺术等各个方面。二是依托于重要节日开展校外活动,如在城市边缘的梦想活动里,我们带孩子们参观了校园,乘坐了南京地铁,游玩了南京主要的景点。三是寒暑期夏令营,帮助孩子们过一个欢乐的假期。四是各种层次调研,对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基本情况,外来工子弟城市适应情况等全方面了解,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2、“爱心家园”关心智障人士志愿活动

  据统计截至1996年,我国共有智力残疾者1182万人,而100个0~14岁的儿童中便有1个是智障儿童。2004年底,南京大学团委与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南京市博爱智障中心,开展了关爱智障人士的“爱心家园”系列活动,希望通过这一计划,为智障人的生存改善尽一点微薄之力,让主流群体了解他们,关注他们。从更高长远的眼光看,把握智障人士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有利于党和政府制定政策,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中真正体现执政为民、情系弱势群体。

  通过最先的初步接触,了解智障人群体,不定期地开展联谊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对智障人士的扶助行动,由小到大、由分散到规模地展开。志愿者活动包括如下几个层次:首先,以南京市博爱智障人服务中心为定点帮扶单位的“一帮一”上门帮教活动每天都在进行;第二,每周进行的南京大学“爱心家园”基地的教学与康复服务,面向全南京市的智障人群;第三,以特殊节日为依托的,开展大型募捐与志愿活动;第四,暑期定点社会实践活动,与智障人士共建我们的和谐社会。最后,在实际帮扶与社会引导的基础上,发挥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学术特色与优势,提出关于智障人群的现状研究与政策建议,以期从更高的层次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帮助。

  “爱心家园”基地计划从酝酿到实施几近一年的时间,由最初的经验不足到如今渐成规模的家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在活动中也形成了助残扶残的一些全新的工作思路和理念:要做好对弱势人群的宣传工作,引导关爱意识;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长期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树立“文化助残”的新理念;注重“倡导者”的定位,号召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关爱智障人士,扶助智障人士,一起共建和谐型社会。

  回首过去,南京大学“爱心家园”基地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爱心家园”里的智障人学员们正一点点进步,一步步成长,这是“爱心家园”所有组织者与志愿者得到的最好的回报。同时,“爱心家园”也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南京大学团委因此被评为江苏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智障人的活动中来,智障人的明天必定更美好。让我们共同携手,谱写一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文明之歌。

  3、大学生居委会主任助理

  1996年,南京大学团委、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了“ 大学生居委会主任助理”项目,每年选派30位优秀大学生为居委会主任们配备大学生助理,协助他们开展居委会工作;另选派3名大学生担任街道服务站站长助理,协助学校团委和街道团工委管理、监督、检查主任助理们的工作,针对社区问题做一些社会调查工作。

  截至目前,我们先后选派了200多位同学深入到周边居委会担任主任助理,他们个个品学兼优,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他们能够总结经验,根据各居民区不同特点,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同时就某些疑难问题积极向居委会主任献计献策。他们不以事小而不为,对于整理户籍、"你仍我捡"的清除杂物、出宣传板报、整理文件、五好家庭评比、选民登记等活动认真细致的去做。他们还利用所学知识为街道公务员培训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帮助服务站和街道编写管理程序。

  助理们在做好助手的同时,还发动本班同学一起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将服务送到街道的每个角落。他们全心全意爱护老弱病残,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换煤气、买米、拿药,陪老人看病检查身体。他们与下岗职工家庭联系,同时发动我校同学一起行动起来,开展"一助一"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下岗职工子女进行义务家教。家长动情地说:"你们南大学生风格真高,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还不要任何报酬,真是活雷锋。"

  助理们还利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计算机系同学为街道办事处下岗职工进行义务电脑培训;法学院同学为下岗职工进行有关《劳动法》的义务咨询及向居民们提供一些劳动纠纷、家庭婚姻纠纷等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的法律援助;商院同学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的义务咨询;商学院同学联系我校医学院同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同学、东南大学电子系同学在鼓楼广场开展"展现青年风采、真情汇报社会"大型咨询活动,我校同学常年开展"无线电义务维修"、"电脑知识咨询"等活动。居民们被大学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从家里拿来饮料给同学们喝,并称赞他们说"你们真不愧是新时代的大学生。

  4、大学生法律援助

  为“服务人民,回馈社会”,我校团委本着“无偿服务,奉献社会”的宗旨,依托南京大学法学院雄厚的师资优势和丰富的法律人才资源,通过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具体操作,于1998年在全国高校中较早成立了南京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作为国内最早的高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常设性法律援助社会公益机构之一,中心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用我们的满腔热情,帮助社会弱势人群”的宗旨,认真做好各项日常工作:接受电话咨询,回复来信咨询,接待来访的咨询者,为来访者代写法律文书,代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中心至今共接受各种咨询逾万次,接待范围已达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山东、河南、黑龙江、广东、云南等十余个省市。中心在社会各界都受到广泛好评,省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的范围不断扩大。此外,中心还定期外出组织大型法律咨询活动,六年来,中心已经成功举办了近三十次大型义务咨询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心几年来的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并且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中心的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法制栏目)分别为中心制作了长达一小时的专题节目。江苏卫视、江苏教育台、江苏有线台、南京电视台、南京有线台、十八频道等各级电视台都曾多次作出了相关报道。此外,《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中国法制报》、《扬子晚报》、《江苏法制报》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纸,均对中心的开办运行情况作了采访报道。基于援助中心的突出表现,2004年10月南京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被江苏省司法厅评为法律援助先进团体;2005年5月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志愿服务团队;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5、“爱心流动血库”活动

  2005年5月,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南京大学校医院、南京市血液中心合作,开展南京大学“流动血库”活动,着手建立一个长久性的、相对完善稳定的应急献血系统。活动由南大青协发起,征集志愿者,按照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相关规定收集志愿者信息(如健康状况、血型、血液情况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保存资料,数据库由南京市血液中心负责,定期更新、专人负责。一旦需要,血液中心将通过南大青协启动应急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志愿者,到指定地点参加义务献血。

  5月9日,青协流动血库正式开始招募志愿者。从11点半到12点半,仅仅一个小时之间,六食堂门前已经是人头攒动,同学们踊跃报名,并在十米横幅上签名。截止5月12日晚,流动血库共报名志愿者260人,参加体检175人,经检查符合献血要求、可编入数据库共171人。

  据南京市血液中心领导介绍,目前南京市建有类似的流动血库的学校包括河海大学、南医大等几所学校,而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建立的南京大学“流动血库”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集体报名,也将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也是全国最大的高校流动血库!血液中心承诺:以后一旦南京大学的学生需要用血,无需再次重复繁琐的手续,只需简单的申请,可直接进行点对点献血或“以血换血”。因此,其实志愿者在献出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南大同学建立起了强大的血液保障机制。

  2005年5月19日,南京大学“爱心流动血库”暨南京大学志愿精神传播月启动仪式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上,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大良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校志愿者活动以及此次活动的意义,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向南京大学授旗并举行“爱心流动血库”揭牌仪式;南京大学团委向集体报名的院系、社团颁发了“爱心流动血库志愿者先进团队”荣誉证书。启动仪式结束后,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医生为现场报名的志愿者进行了体检。

  从今年开始,每年5月初,作为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纪念“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的活动之一,统一招募新的志愿者入库。

  6、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

  2005年十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隆重举行。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优美环境、优良设施、优质服务、优异成绩”的总体目标和“举全省之力,把它办成历史上最好的一届运动会”的总体要求,在我校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团委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培训、统一上岗的思路和程序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派出了454名志愿者的强大阵容,服务于开、闭幕式、跳水、花样游泳、体操、广电部评论员助理等岗位,共计服务4500人次,30000小时。创下了全省高校为十运会提供志愿服务的众多之“最”,即服务人数最多、服务人次最多、服务岗位最多、服务小时量最多、任务最重最繁杂、服务时间跨度最长。十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和用人单位都对我校志愿者作了很高评价,游泳馆一再表示我们的志愿者素质高、服务好,要求增加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体操竞委会还专门发来感谢信,赞扬南京大学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以敬业的态度,灵活的工作方法,勤勉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国家体育总局官员以及运动员、媒体记者的一致好评。”

  我校对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高度重视,把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十运会当成展示我校学子风采、体现我校学生  无私奉献精神的良好表现形式,由此,学校党政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并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南京大学学生志愿服务十运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在志愿者课程调整、后勤保障等事项。

  6月初,经过校团委的充分宣传和发动,我校学生踊跃报名,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收到报名表3000多份,最后在相关院系及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选拔中,遴选了400多位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组成我校十运会志愿者队伍。9月13日,我校对所有服务十运会的志愿者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就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礼仪、志愿服务安全以及服务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作了介绍,随后十运会组委会各用人单位就各自的要求开展了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除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志愿者的工作充分肯定外,各大媒体对我校志愿者的服务也大为赞赏,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对我校志愿者服务作了相关报道,认为志愿者“高度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仿佛让人看到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的强大爆发力即将喷薄而出”。

  7、地铁志愿者

  由于南京地铁站全线运营不久,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地铁站点的情况不甚了解,不熟悉地铁站设备的操作,加上十运会期间每天大量的人流,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急需人手帮忙。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南京地铁协商,组织志愿者在“十一”和“十运会”期间到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奥体中心地铁站做志愿服务。志愿在出入口的四个闸机,自动售票机和乘车候车点疏导人流,维持秩序,教乘客正确使用机器,指导路线。志愿者们面对不时出现的机器故障和乘客的询问,始终耐心细致,主动热情。真正体现了“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代表新南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地铁站管理人员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赞扬。

  8、走进社区

  走进家,会瞬间被恬静温馨的气息包围

  走进家,忙碌的心会变得踏实安稳

  “走进社区,走进家”活动本着“深入一个社区,互动一个城市”的理念,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优势,为社区的居民进行志愿服务。目前,南大青协的主要服务地是湖南路街道的云南路社区,服务内容主要为:中老年健康咨询,青少年心理疏导,计算机知识普及。每周一次的社区系列活动以“好玩又实用”的纯朴风格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我们用知识丰富社区群众的生活,社区积极而热情的回应也为我们提供了展示南大学子风采的舞台。青协成为联系象牙塔和社区之间的纽带。让每个志愿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次活动之后都深深地感到一种成就感和温馨感。

  9、拥抱夕阳

  “夕阳别样红”老年公寓送温暖活动是青协浦口分部的传统活动之一,有着多年的活动历史和良好的社会影响。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协利用双休日去老年公寓慰问老人,陪老人聊天解闷,为他们带去精彩的文艺节目,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同时搭建了各代人交流的平台,使老年人能够充分感受和谐社会的温暖和快乐。

  10、大手拉小手

  “大手拉小手”义务辅导员活动是青协历史最悠久的活动,自1996年开创以来,已经经历了9个念头。在汉口路小学,沿江镇中心小学,永丰乡中心小学,火炬路小学,双陇希望小学里,都有我们志愿者爱心育人的身影。志愿者们定期给小学生上课,内容分外语口语,科普知识,艺术绘画,文史知识,学习方法,体育,计算机六个方面,力求上课形式多样,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传播知识和浅显得人生哲理。同时,我们还不定期的组织孩子们参观南京大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科研机构,校史博物馆等地,让他们感受高效的科学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Copyright 20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闻网技术部 All Rights Reservd

山东省 青岛市 黄岛区 长江西路66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策划:丁守一 美工:汪沛 程序:周君杰 __沫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