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言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言论 > 正文
学术打假不可“假打”
发布时间:2012-09-28 14:09:16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临近毕业,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买卖成风”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加之日前湖南高校职称评审黑幕被揭,这些群体性大面积的学术腐败一经曝光立刻引发公众愤怒,也让高校学术深陷困厄之境。近年来,学术打假呼声日高,但种种不端行为却在社会舆论的连年声讨中,犹如“雨后春笋”般疯长。2009年中国科协发布了5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这份问卷量达3.2万人次的调查指出,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造假行为几成学术科技领域的“显规则”。

为何高亢的打假呼声总是流于形式?回顾历次事件不难发现,如若不是社会舆论的“穷追猛打”,不端行为恐怕很难公之于众。即便是被揭举,相关单位大多也是能忍则忍,能捂则捂,或者干脆装聋作哑,不予回应,实在顶不住舆论压力,往往也是处罚大棒“高高抡起却轻轻落下”,草草处理以便掩人耳目。不愿“自爆家丑”的纵容让学术打假屡成“假打”。对此倒也不难理解,毕竟谁都不想让“家丑”成为公众笑柄。可孰知,这种“家丑不可外扬”的内在心态,恰恰成为了对学术腐败行为的容忍和包庇。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两会时表示,大学不应为获取某些资源而屈从于权势、权威,尤其在惩治学术腐败的问题上,更不能够有任何的屈从。然而在当前境况下,这种“家丑”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各类资源的获取,决定高校敢不敢“自爆家丑”的关键,可能还是现行的科教体制和高校评价体制。

而反观我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却时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揭发时轰轰烈烈,处理时轻描淡写成了常态。成本低、风险小、力度轻的处罚,很难让涉案者真正产生畏惧。缺乏“较真”的气度魄力也让“假打”更加无力。我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要真打,就得有铁腕的政策和手段,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一旦涉足就身败名裂。国外不少机构会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学术腐败事件的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这种更为公开和透明的办法不失为良策。另一方面,对学术腐败的惩罚不能只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同样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让造假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整个学术界也要形成统一共识,对于造假者应将其从根本上驱逐出学术殿堂。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学术打假便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作假的也便自然会越来越少。

【 作者: 来自: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姜洪明】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